2007年3月12日 星期一

個案分析:影響Power Mac G4 Cube與iPod系列成敗的因素(其一)


G4 Cube的背景資料

iPod想必就算是平常沒有接觸消費性電子市場的人,拜其名氣與成功之賜,也應該都耳熟能詳。但APPLE的個人電腦系列(Mac, iBook, etc)可能就不見得是如此了。我並非是一個Mac fan,所以首先必須知道這個案中有關Mac G4 Cube的一些背景。想必許多人也對這款個人桌上型電腦頗為陌生,畢竟這是APPLE僅生存了一年的產品線(換言之,失敗作)。


初步整理出這款產品一些特色如:
  • 標榜靜音(不使用電動風扇);
  • 獨特造型,體積小;
  • 垂直放入的吸入式光碟機(就當時而言仍屬少見,看得出APPLE想要差異化的作法) 。

此外一些問題如:

  • 排熱不佳(散熱孔位於容易被放置書物的主機平台上),過熱會自動關機;
  • 高昂定價(20GB版本就要1,799美金,約當六萬新台幣,螢幕價格另計)。
  • 發賣初期曾產生瑕疵(透明塑膠龜裂)
  • 升級手續繁冗
壽命:
2000年八月發售,隔年七月停售
(始終沒有正式宣布停產)


G4 Cube的產品定位:
與同期的Power Macintosh G4的規格相仿,而擴充性卻較差,定價因此相對顯著較高。以我個人的眼光來看,G4 Cube最大的訴求毫於疑問在於其前衛的造型設計(與小巧體積),無法讓人不多看一眼。但實際探究起來,G4 Cube光憑造型突出是否就能夠打出一片天?歷史已經告訴我們答案了,但我們想要知道的,當然是"為什麼"。
個人桌上型電腦市場的特質為何?

比較與NB市場,桌上型電腦仍不跳脫效能至上的決勝關鍵,其相對多元的擴充性始終都仍非NB所能比擬。成本方面,更因為各硬體組件的自由選搭(台灣電子業為重點產業,光華商場就是一個很好的象徵)而遠較NB來得划算(此即當前3C市場許多消費者口中所謂之"C/P值")。

G4 Cube既然在效能與擴充性上的C/P值,都輸給了同期自家產品,其定位只能以前衛造型作為主要區隔,而在我看來,家用桌上型電腦的造型不若NB據有外顯性的效果(自己放家裡欣賞罷了),對於非品牌忠誠者(此處即Mac fan)而言,光鮮亮麗的外表固然讓人多加留意,但不親切的價格與偏離桌上型電腦主流需求的特質,讓我認為G4 Cube註定沒有辦法成功,甚至在競爭激烈的3C市場上,連基本創造維生空間的利基 (niche)是否存在都讓人質疑。

以上僅是單方面先對身為個案背景標的的G4 Cube作一些概略性的理解,等到稍後檢視了iPod這個產品的概念之後,我會再針對個案的主題發表一些比較分析的看法。

以上。


Source
維基百科條目Power Mac G4 Cube:http://zh.wikipedia.org/wiki/Power_Mac_G4_Cube#_note-0
官方網站:http://www.apple.com/
非官方網站:http://www.apple-history.com/

6 則留言:

EverDark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93301073 提到...

我也覺得此款電腦雖然在外觀上有很流線美觀的設計,但是在當時的社會上,MAC電腦實在不是很普及,PC市佔率小之又小,大部分的電腦USER"習慣"使用WINDOWS作業系統,而偏偏MAC電腦無法相容,我想這也應該是可以用Path dependence所解釋的現象之一。然而反觀iPod系列就是APPLE公司的一大創舉了,它輕巧、單純且科技感十足的外型,深深的吸引了大眾的目光,加上iPod的簡單操作手法與追求聽音樂的最大品質,成功的占領了全球的MP3市場,且iTunes軟體可以在windows系統裡應用,突破了以往的限制。

以上是我對iPod與Mac電腦的成敗的一點小想法囉。^^

EverDark 提到...

Path dependence的關鍵我想就是所謂的"轉換成本"吧?很多面向其實都可以構成轉換成本。比方說,習慣使用了yahoo網路拍賣平台的人,要他/她改用樂天市場、甚或是eBay的平台,都會有各種轉換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阻撓)。不同的網路拍賣平台透過交易評價的轉換(yahoo帳號的交易紀錄評價直接轉用)的手段,相信就是為了要一定程度降低使用者的轉換成本,以便成功打進市場。

同樣的例子可以適用在Windows(當初圖形介面系統GUI根本並非微軟率先使用,卻在其手上普及),也可以適用於其它很多很多的個案。Path dependence這個元素,的確充斥在我們的經濟體發展歷史中的許多角落,無庸置疑。

附上WIKI中Path dependence的條目:
http://en.wikipedia.org/wiki/Path-dependence

WIKI真的是非常好用的資訊平台。

自由夢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自由夢 提到...

說到path dependence,我會想到從效益面切入。好像apple的系統相對於ms window的系統穩定多了,而且又不會開IE的時候會當機,APPLE的系統筆電價格跟WINDOWS系統的筆電(例:vaio)價格其實也是差不多的。所以從效能而來看,使用APPLE效益大於使用window system,但是消費者欲選擇較低效益的windows,我想這也應該是"path dependence"的例子吧(好像有點離題了。。

自由夢 提到...

參考連結: http://web.ukonline.co.uk/compunet2000/powermaccube.htm

是提到整台g4 cube 的特色跟規格。

APPLE標榜的這一台電腦最大優點是它把電腦主機比喻成好像圖書館環境一樣的寧靜的"14-pound 電力廠" 。我覺得蘋果其實對這一項產品感到很自豪,沒想到它卻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