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9日 星期五

我們這一組最愛的六組~

**排名不分先後,以組號作為排序。

第一組 http://ible2007.blogspot.com/
第四組 http://blog.roodo.com/infostream
第六組 http://econoledge.blogspot.com/

如何把可以立即看到〔最新回應〕與顯示給大家看?

最近大家應該也是要忙著貼po新意見與回應同學的comment,是不是覺得不能夠一進入blog就能立即show意見出來很不方便?



well.. 我是有這種想法的人.. 所以在blogger測試了很久.. 也找不到這個功能.. 也煩惱很久...

原來blogger取消了這種功能..



不過不用絕望... web2.0的好處就在互動



所以在這篇跟大家分享一下~



作者不是我喔.. 我也是從別的blog找回來的~ 好了,廢話不說...

請參考以下的網頁:http://jinyaolin.blogspot.com/2007/04/blogger426.html



取了程式碼後 回來blogger 後去[版面設計]再選[加入網頁元素]選[html/java程式碼]把剛從別的部落格所取得的程式碼貼上去 就可以了!!



記得在那個部落格感謝一下那位作者 因為web2.0精神在於分享與回應~



ENJOY it!!!

2007年6月21日 星期四

第三代無線通訊面面觀

第三代無線通訊面面觀

無線通訊技術的演進從1979年第一代類比式行動電話問世以來,已逐漸發展成今日多功能、高傳輸的第三代行動通訊技術,但什麼是第三代行動通訊技術?對我們的經濟生活層面會產生多大的巨變影響?為什麼全世界各大電信業者為其執照瘋狂標價?相信是許多人感到好奇的問題。
(2001/7/3)


一、行動通訊的演進歷程及技術標準

二、 第三代行動通訊的市場規模

三、 3G執照釋出方式探討----拍賣制(auction)與評審制(beauty contest)

四、執照價格對整體經濟的影響

五、3G業者面臨的困難與挑戰

六、交通部3G執照釋出辦法草案

七、結 語

 

 

一、行動通訊的演進歷程及技術標準

無線通訊技術的演進從1979年第一代類比式行動電話問世以來,已逐漸發展成為今日多功能、高傳輸的第三代行動通訊技術,但到底什麼是第三代行動通訊技術?其對我們的經濟生活層面會產生多大的巨變影響?為什麼全世界各大電信業者為其執照瘋狂標價?相信是許多人感到好奇的問題。

要說到第三代行動通訊技術就不得不先談到其前身---第二代行動通訊技術的標準,基本上第二代行動通訊技術是採用數位訊號,其技術標準包括歐規的GSM、美規的CDMA、日規的PDC等,但仍以語音通訊為主要功能;可是到了第三代行動通訊時代,則不只是單純的語音溝通,其更整合了影像、動畫成為全新的多媒體網路世界。

第三代行動通訊(Third Gene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的標準是由國際電信聯盟(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規劃,希望能夠在第二代行動通訊的既有基礎之上,提供用戶高速數據傳輸、更有效運用頻譜、行動商務服務、多媒體影音服務、及用戶可隨時透過無線終端設備進行個人通訊,並實現全球漫遊(global roaming)的終極目標等為發展的主要目標。


表一、無線通訊技術的演進
階段
時間
傳輸速率
訊號類別
服務內容
1G
1979~目前
 
類比訊號
基本語音服務
2G
1992~目前
9.6~14.4kbps
數位訊號
進階語音傳輸、低功率數據服務
3G
2001~
384Kbps(移動中) 2MG/s(地區) 144Kb/s(全球)
數位訊號
高速率數據、多媒體影音傳輸服務
4G
2010~
20MG
--
智慧型網路資源及資料庫管理





當前國際間的3G主流技術有三種,包括(1)由GSM延伸的WCDMA,為一新頻段、新技術;(2)由CDMA演變發展出來的CDMA2000,CDMA系統是由美國的奎爾(Qualcomm)研發成功,並只有南韓傾全國之力加以發揚光大,故使用CDMA系統的國家,也多半集中在美國和南韓等地;(3)中國大陸主推的TD-SCDMA,此為大陸中科院及德國西門子合作研究開發的技術。

相信許多業者一定十分關心我國究竟是採用那項技術?根據我國交通部的規劃在未來釋出的五張3G執照中,將有四張是分佈在2GHz附近的五十五M頻段,分為大小不等頻段全部釋出給四家業者,由於電信設備商在該頻段所研發供應的3G設備,都屬於WCDMA系統,由此可推知,國內應該是使用WCDMA系統。


二、 第三代行動通訊的市場規模

根據美國《商業週刊》的報導,歐洲各國電信公司競標3G執照的金額總計超過一千二百億美元,堪稱為歷史上最昂貴的一場執照競標賽。其中,全球最大的英國行動電話公司Vodafone所標得的一張英國3G執照,就值94億美元,價格高的令人吒舌,由此可知,第三代行動通訊的未來市場商機相當龐大,但到底第三代行動通訊市場的規模有多大才讓全球各大電信公司投入這場執照標價戰呢?

根據UMTS Forum的預估,至2010年3G的市場營收約為3300億美元,其中3G的營收項目包括單純語音收入、定位系統服務、行動上網接取、多媒體訊息服務、行動企業網路及個人化資訊服務等。

根據工研院電通所工資中心的預估資料顯示,西元2005年全球行動網際網路市場收入約為220億美元,而台灣3G行動網路商機在2005年可達新台幣138億元,2010年則可達新台幣3222億元。

我國交通部部長葉菊蘭在今年5月15日「就職一年來施政之回顧與展望」報告中更明確對外表示,「預估第三代行動通信市場將從2002年起的15年間,總營業額折合現值約新台幣1兆1,147億元,若以總額的25%為第三代行動通信業者未來資本支出額,則約有新台幣2,787億元用於國內投資。」若再加上寬頻網路普及後的綜合效益則將更為擴大,整體來說,行動通訊產業已成為台灣未來的主要指標產業之一。

 

三、 3G執照釋出方式探討----拍賣制(auction)與評審制(beauty contest)

去年全球有二十多個國家釋出八十多張3G執照,各國對於第三代行動通信業務執照的開放方式互有不同,一般而言可以分為拍賣制(或稱競標制、競價制)和評審制。採取競價制的國家有英國、德國、荷蘭等,採用評審制者的國家有法國、日本、韓國等;除此之外,亦有採行混合制(即先評審後競價)者,例如義大利,整體來說執照釋出方式並無普遍適用之規範,全由各國政府按自己國情和政策方向決定。

「拍賣制」常常可以再細分為多種不同的方式,例如第一種是傳統開標方式,由各家競標廠商只出價一次就決定由出價最高者得標;第二種則為「多回合競標方式」,亦即在第一回合出完價之後,由最高價成為第二回合的底價,再由各競標廠商再出價,一直到沒有人願意再追價,才決定由最高價者得標;第三種則是以開標方式,但卻是以每年繳交給政府的回饋金多寡(即是特許費)決定得標者。

基本上,不管是拍賣制或評審制這兩種釋出執照的方式優、缺點都有。拍賣制的好處是可以用比較公開、公平、透明的做法,藉由拍賣的方式引進新的競爭者、資金、技術與管理,以打破電信市場為少數業者壟斷的局面,並減少私下關說遊說的弊病。同時,由於執照費用的標價較高昂,更可迫使業者讓3G時代儘早來臨,並達到提高的整體營運效率。

此外,拍賣制更具有頻譜分配的經濟效益與使用效益、挹注政府國庫較多的財政收入、且不影響未來消費者市場價格等方面。為何拍賣制不會影響未來市場服務價格呢?主要原因是3G業者經由拍賣制付出標金後(在經濟學上稱為沈默成本),很難會對市場運作有影響,例如提供消費者較為昂貴的服務,因為市場上仍有其他與之抗衡的競爭對手及市場機制。此外,拍賣制因為較透明化可以防止業者彼此勾結、避免業者付出低於市場期望的價格。

但是仍有許多學者專家傾向於採用評審制,其觀點為通常申請3G執照的家數眾多,不會只有一家,而到底那一家業者才真正具有能夠提供第三代無線通訊的技術與能力需要專業的審察與判斷,所以如果能透過專家事先加以評審篩選,比較能夠剔除劣質的廠商而選出有資格的業者,但是有些不支持評審制的人卻認為評審制很容易讓競標業者私底下以遊說方式取得執照、政府要花很多時間、金錢與學者專家們討論最後使得行政成本支出龐大與評審時間冗長等較不具效率。

在電信總局向交通部呈報的方案中,原則上是採拍賣制,但又分為下列兩種:第一種是單一回合、密閉型、不公布底價;第二種是多回合、公開型、公布底價的兩種策略。第一種方式即是只拍賣一次,由競標業者在密閉空間中出價,而且業者彼此都不先知道底價為多少,只能出一次價格即決定由那一家得標;第二種方式則是由電信總局先公告底價,讓競標業者出價且過程中彼此都可以看到敵手的出價,然後不斷出價到沒有人出價為止,由最高者得標。

時至今日可以看出我國交通部比較偏向發放執照採用拍賣制。不管最後結果如何?希望達到第三代行動通訊執照發放的前提是在符合公平、正義的原則之下,並兼顧消費者權益、產業發展和國家整體歲收,建立一個可信賴、禁得起全民檢驗的機制是不會改變的最終目標。

 

四、執照價格對整體經濟的影響

(一) 對國庫收入的影響

現今世界各國普遍都面臨經濟不景氣以及財政稅收的困難,所以透過執照的釋出以挹注大量的收入,並間接促使傳統國營事業民營化提升營運效率,成為世界各國政府當今的政策方向之一。

但除了3G執照費的多寡會對國庫收入有實質影響之外,加值費及業者營運後的稅收對政府來說也都是一筆不小的收入,故不得不重視。雖然執照費用愈高對國庫收入有立即的影響,但是過高的執照費用卻會成為業者一項沈重的負擔,進而阻礙到3G的發展及使用普及率,結果導致業者營運收入不如預期也會間接影響往後政府的總收入減少。

(二) 對金融市場的影響

3G業者除了初期的執照費之外,設備投資也是一筆相當巨大的資金支出,故業者亦必須注意金融市場。放眼歐洲去年就曾發生因為執照費用過高,出現通信業者的信用評等及股價下跌。

(三) 對3G業者的影響

執照費過高會導致業者在初期產生資金缺口,相較於已擁有台灣全區行動電話服務網的2G業者,新進業者必須花更多的金錢、人力、時間在佈建基礎建設上,其巨額的資金投資必是更深刻的問題。

(四) 對消費者使用普及率的影響

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過高的執照費用必定會使得業者在初期的營運上造成阻礙,甚至降低提供的品質或提高使用費率,如此將會間接對消費者使用普及率造成影響。

 

五、3G業者面臨的困難與挑戰

第三代行動通訊的熱潮達到最高點應是在英國及德國競拍3G執照時,但隨著美國股價開始大幅下滑,讓銀行態度轉為保守,電信業者的信用等級開始下降後,3G熱潮也開始降溫,再加上NTT DoCoMo也宣佈延後3G服務推出時程至年底,更讓電信業者對3G的前景看淡。

正當全球電信業者開始質疑第3代行動通訊是否為一金雞母時,競標3G執照的業者也面臨三大困難與挑戰,包括高額的投資成本(含執照標金、3G基礎建設及市場行銷)、技術門檻有待突破與推出3G服務時程的延遲、清楚定義行動與網路業務的差異。

(一) 高額的投資成本

交通部長葉菊蘭在6月26日裁決表示,未來拍賣3G執照將採公開底價,此外,也確定參與3G執照拍賣的業者,必須提出得標金的擔保方式,主要是由銀行團作擔保。得標之後,確定要先繳納標金的30%,但之後的標金繳納可以有很多方案,例如,5年內繳到60%,業者可以依自己資金調度情況繳交,只要在5年內繳完60%即可,剩下的金額再於10年內全數繳完等等多重設計。

根據政府預算編列3G釋出執照的預期收入約為七百億元,所以若以釋出四張執照來計算,每張執照底價約為一百七十五億元,若為五張執照則約為一百二十億元。此外,由於3G的建置成本約為新台幣三百億到四百億元,故整體來說競標者需要新台幣五百億元才有可能成為最後的營運業者。

(二) 技術門檻有待突破與推出3G服務時程的延遲

3G手機研發時程的延遲及手機內建軟體時有瑕疵的問題也讓電信業者大傷腦筋,不但讓NTT DoCoMo延遲一個月推出3G服務的時程,在六月底才把一千二百具3G視訊手機遞送給測試期的參與者,而在推出不久更面臨許多問題不得不再度喊停,英國Manx也順延至今年8月後才推出實驗服務,所以並不是領有執照就可以正式營運。

(三) 清楚定義行動與網路業務的差異

行動(Mobile)業務及上網(Internet)業務彼此存在互相矛盾的關係,像是收費標準、與內容業者的關係及部分服務(如電子郵件)免費或收費的觀念皆不盡相同;然而行動上網卻是佔據3G服務的重要位置,因此業者需釐清未來行動上網服務的角色及定義,才能真正創造行動上網的潮流。

除了上百億元的執照費及建置成本等沈重負擔之外,業者在網路佈建,尤其是居民對基地台的抗爭和路權的取得更是業者無法掌控的,這些問題仍有待業者一一克服。

 

六、交通部3G執照釋出辦法草案

根據電信總局目前的掌握,參與3G競標的潛在業者可能高達十二個團隊之多,包括: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和信、東信、大眾(世界全通)、霖園傳動、東森、聯華電信、惟達電、震旦行、神腦國際等。對這些業者來說現今最急於想知道的就是交通部3G執照釋出辦法草案到底什麼時候定案?

根據交通部於4月30日呈報行政院的3G執照釋出辦法草案來看,在兼顧公開透明性、保障國庫收入、消費者使用權益、產業發展、華文內容的研發及降低業者經營風險等方面審慎評估後,將以資格審查加拍賣方式,釋出五張全區執照,不區分新舊業者,執照期限為十五年,年底公布得標業者,服務項目將包括語音及非語音等行動通信服務項目。3G執照拍賣將採設定最低底價,各執照以其標金最高者得標,標金只含特許費,不包括使用費,使政府得視當年度經濟情況,適時調整各項行動通信業務的頻率使用費。此外,得標業者的標金,應先支付三成頭期款,剩餘價款分十四年繳付。


執照發放張數確定為5張,包括3張15MHz、1張10MHz及另外加上中華電信年底前將繳回的AMPS 800頻段的1張20MHz;由於每張執照頻段不同且800兆赫的產品技術尚未成熟,因此交通部不會強制規定得標業者提供的服務項目與內容,也會依不同頻段訂定不同底價來競標。


七、結 語

第三代行動通訊的主要訴求是數據導向(Data Oriented)的傳輸,其資訊包裝是採數據封包方式,而傳輸網路採IP架構,這意謂著第三代行動通訊將與網際網路緊密結合,而且行動通訊將不再以語音(Voice)服務為中心,而將跨入電子商務、娛樂多媒體、資訊庫管理服務等領域。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行動通訊服務將不再是奢侈品,而是每個人工作與生活中的必需品。據估計,到了2005年,全球將超過十億人用個人電腦上網,網上的服務主要將是電子郵件、網上聊天、資訊分享和電子商務,而這些應用在第三代行動通訊時代裡,都可以透過手機完成且更具吸引力,這些都是3G龐大的機會所在。

對業者而言,第三代行動通訊將會帶來龐大的商機,同時也帶來極大的挑戰,因為過去的行動通訊商業模式與價值鏈已經徹底地改變。在新的第三代行動通訊商業模式中,基礎網路設備商、內容提供者、電信業者、加值服務提供者、行動網站業者乃至於手機製造商,將形成一個全新的產業價值鏈,其中涉及到的技術、關係既廣且雜,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並與其他業者策略聯盟成為當前重要的課題。

FIND研究員:陳世運

2007年6月15日 星期五

[報告] 微軟作業系統

主題: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



大綱:
Ò微軟視窗作業系統發展進程
ÒWindows作業系統市占率
Ò為什麼推出新一代作業系統Vista?
Ò微軟未來的方向
Ò結論



1.微軟視窗作業系統發展進程

從最早的MS-DOS世代到win16世代win32世代,到現今vista的winFX世代。微軟的每推出一代的作業系統都是有大幅度或小幅度的突破、發展與創新。



代表性的作業系統:

window3.0
因為介面人性化和記憶體管理改善,在推出6周便銷售了50萬套,打破了任何軟體產品的6周銷售記錄,從而一舉奠定了Microsoft在作業系統上的壟斷地位。
Windows95
微軟開發的第一個獨立32位作業系統,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圖形用戶介面,使個人電腦進入普及化階段。
Windows98
與網際網路緊密結合,內建了IE5,還有對DVD-ROM和USB的支援。
Windows2000
改以Windows NT(new technology)技術作為Windows核心,做為個人電腦與伺服器的作業系統,可堪稱是最穩的系統,因此被大部份的工作群組和小型企業所使用,也就是將Win2000定義為電子商務時代的主流作業系統。
Windows XP
全新的圖形用戶介面,整合更多功能,如防火牆、即時通訊、媒體播放器,並增強隨插即用特性。是目前全球作多人使用的作業系統。
Windows vista
微軟歷經五年時間研發,斥資兩百億美元後再2007年推出的新一代作業系統,他擁有更人性化的介面,更佳的效能,更安全的防護功能。



2.Windows作業系統市占率
在2004年,國際數據公司(IDC)一次有關未來發展趨勢的會議上,IDC副董事長Avneesh Saxena宣佈Windows擁有終端作業系統大約90%→很高的市場佔有率。



3.獨占鰲頭的關鍵-與IBM合作

在80年代前,世界上有很多不同架構的電腦,幾乎一家電腦公司就有一種架構的電腦,使得軟體不能相容在各個平臺上,需要針對不同的電腦設計不同的作業系統,微軟當時看中了藍色巨人─IBM公司,希望與IBM合作,微軟為IBM開發作業系統,IBM付給微軟部分銷售利潤,當時微軟買下花了不到10萬美元買下了西雅圖電腦公司的QDOS 作業系統,並加以進一步開發與優化,最終成就了MS-DOS,用於IBM電腦上,之後電腦硬體競爭越來越激烈,然後Bill Gates建議IBM開放其架構,允許讓其他的電腦製造商仿製和改進,使得IBM的PC成為世界標準,這就是現在的IBM兼容機的由來,目前一般的 DIY的PC,或者是各大電腦製造商生產的PC都是採用IBM兼容機的架構的,所以現在的PC結構都差不多,Bill Gates的建議使得IBM成為PC製造業的強者。
微軟開發出來的Windows完全相容IBM的兼容機結構,利用IBM的強大實力和PC製造業的地位(PC製造業的統一化造成了成本下降),Windows 就成了最普遍的作業系統,廉價的PC加上便宜的Windows作業系統,銷量巨大,造就了Windows的壟斷地位。




4.高市占率引發的經濟特性
Ò獨占力量&相容性

在PC市場裡,消費者重視軟硬體的相容性更甚其他產業,因此其優勢作業系統幾近的獨占力量令其他產業無法匹敵。

Ò網路外部性

因為Windows的使用率很高,所以開發WIN32程式的程式師越來越多,然後發佈新的Windows作業系統之後,因為Windows的相容性很強,原有的開發WIN32程式的程式師繼續選擇新版本Windows來做為開發平台,微軟也為Win32程式師們提供了自產的編譯器 Visual Studio,同時,微軟自己也不斷的擴充自己的產品線來支援Windows平台,比如後來的 Office辦公套裝,微軟百科全書,IE等等,這就造成了一個良性迴圈,雪球越滾越大,以至現在有無數的軟體製造商靠Windows作業系統吃飯,他們的共同努力使得Windows成為世界最強大的桌面作業系統,於是個別使用者的效用會隨著使用者越多而越大,產生直接網路外部性,也因為習慣因素,用戶就一直延續使用Windows系列的新產品。

再者,微軟(Microsoft)與英特爾(Intel)不斷升級產品與技術的同時,Wintel模式幾乎主導了整個電腦產業供應鏈中多數廠商的發展方向,並為兩家企業帶來了雙贏的效果。而台灣的電腦相關業者在wintel架構下也相輔相成的互助成長,加上新版作業系統vista的問世,對於硬體的規格需求拉高,像是最低需求也要800GHz的32位元或64位元處理器、系統記憶體512MB、硬碟15GB的可用空間…等,而且越高的規格越能突顯vista的好性能,因此此波vista換機潮帶給資訊或電腦業者不小的利益,產生間接網路外部性,也可稱為Vista效應。
Ò規模經濟

微軟的成功,最重要的就是因為它引發了消費者預期心理,建立了在需求面的規模經濟,也就是說,消費者選擇微軟之產品並不是因為這個作業系統是最好的,而是大家預期這個作業系統會被廣泛使用,因此造成一窩蜂使用的情形,最後形成了產業的標準。
對於成本面的規模經濟而言,作業系統等軟體都具有其生產特性,即研發階段所產生的成本很高,這些可以稱作沉沒成本,但邊際成本很低很低(only包裝成本),如此一來,平均成本會隨著銷售數量增加而急速下降,因此當他的銷售量達到一定的大規模(超高市占率)後,利潤的增張是非常可觀的。
Ò轉換成本&lock-in效果

對長期使用windows作業系統的消費者而言,若市場並沒有統一的標準,當市場出現其他的作業平台提供選擇時,使用者並不容易輕易地去嘗試跟原本差異很大的版本,因為其轉換成本(swithcing cost)過高,例如要重新學習如何使用不同的平台(學習與訓練成本),或者須花時間成本去評估其他作業系統的可用性(搜尋成本),或者發現在轉換軟體時檔案無法完全移轉,或其工具不相容等(資料轉換成本),於是乎,套牢效果顯現。



5.為什麼推出新一代作業系統Vista?

先入為主 – vista starter
微軟史無前例地專為開發中國家設計的作業系統Vista Starter來說,目的就是要讓市占率藉由商機龐大的開發中國家市場而再一次提升。這個版本中配置了名為FlexGo的技術,讓低收入的消費者可以用半價以下的價錢先將電腦買回家,然後再慢慢付清剩餘的差價。這種pay-as-you-go的模式已經先由行動電話的例子證實是可行的,再對照這一、二年Nokia與Motorola的成長主要都是來自開發中國家市場,微軟盤算的也是同樣一番市場榮景。

鞏固市占率 – 「加法」策略
比爾蓋茲(Bill Gates)砸下超過2000億台幣研發預算,相當於四棟台北101建造經費,盡其所能的,為Vista納入各種新功能。
「Vista唯一的缺點,就是功能太多!」台灣微軟營運長蔡恩全說,比起過去任何一代Window系統,Vista多如繁星的新功能,簡直是「無法量化比較的。」
這是典型的「加法」策略。為了防堵同業、為了滿足全世界的電腦使用者,Vista將軟體功能無限上綱。



重視安全性 – 內建防毒機制
Vista的研發動用了上萬名工程師,投入的研發經費高達二百億美金,可以支援到64位元的Vista各種功能強大,網路資訊總編輯謝至恩表示,Vista與微軟前一代作業系統XP最大的不同是安全性大幅的提升,由於Windows XP的安全漏洞太多,經常成為網路駭客攻擊的對象,微軟在研發Vista時,安全性就是成為最重要的考量,Vista設計有反惡意程式、阻擋廣告、反間諜軟體與反網路釣魚的程式。謝至恩:『Vista因為有做過程式開發安全原則,所以它的漏洞碼會比較少,對使用者、程式及記憶體的控管更嚴,會比XP要好。』

微軟已逐步入侵傳統上屬於賽門鐵克、McAfee與趨勢科技的地盤。Vista將包含三種安全專家建議的Windows PC必備防護中的兩種:防火牆與反間諜軟體。新的作業系統缺少第三種:防毒,但微軟也已開始銷售Windows Live OneCare。
Vista內建了Windows Firewall、Windows Defender反間諜工具來增強安全性,例如IE 7就是執行在安全模式下以防止惡意程式透過安全漏洞安裝於使用者PC中。此外,使用者帳號控管(User Account Control)也限縮了Vista PC的使用者權限,以免惡意程式獲取管理員權限在PC內部為所欲為。此外,Vista還具有家長控管功能,IE 7則有可阻止網釣攻擊的過濾器。


帶領換機風潮 – Vista概念股
微軟每次推出新作業系統,等同向外宣示其技術能力的升等,而同時針對硬體廠商客戶所需對應的硬體相關資源也必須同步提升,因此,過去舉凡新作業系統的問市,如windows XP系列,都會帶動PC硬體的汰換更新,包括中央處理器(CPU)、繪圖卡(GPU)、硬碟、其他儲存設備等等,Vista上市也會出現類似效應,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Vista作業系統下,即使擁有高階軟體,卻無適當規格硬體配合,執行新程式的運作上會出現困難,此時若是PC售價合理,會促使消費者直接更換舊電腦,故Vista創造的換機潮潛力備受注目。根據IDC的研究報告指出,vista相關軟體所創造每1美元營收,將為所有資訊產業帶來超過18美元的收入,全球合作夥伴帶來的營業額預估將超過2500億美元。在資訊產業供應鏈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台灣,是一項重要利多。

掌握網路化時代趨勢,擴張經營範疇 – MCE
MCE全名叫「Media Center Edition」,也就是「媒體中心版」。MCE在XP作業系統時期已推出的版本,但MCE的銷售狀況在XP時代讓微軟受挫,至今微軟更了解到網路化時代的來臨,又將MCE捲土重來,Vista時代的MCE則是微軟面對消費者端力推的版本,結合更多的網路服務來帶動相關應用。主要提供整合式的多媒體介面,讓電腦可以在客廳電視上,實現數位家庭需要的各種多媒體機能。在系統架構上,MCE僅是原本Windows XP的多媒體加強版,基本的作業系統跟XP並沒有不同。
而MCE則是將所有東西都整合起來,只要將MCE電腦接上電視,連上網路,就可以下載遊戲、電影、音樂、進行多項裝置的傳輸與影音娛樂享受。也就是說,每個人都能擁有自己的數位家庭。除了花錢省事外,可說是非常輕鬆愉快,唯一要忍受的,就是讓微軟的魔爪伸入你家客廳。



6.微軟未來的方向

拋開過去一元化軟體產品的迷失,也就是過去windows作業系統是為了個人電腦硬體所設計的軟體,只適用於安裝在PC上的應用。隨著MP3隨身聽、遊戲機、智慧型手機、PDA等高科技產品的問世,微軟將以windows作業系統為底層的「平台」,跟隨不同硬體,進而繁衍出不同版本,正式開啟多元化軟體產品的時代。
軟體世界正處在變革的十字路口上。在資訊科技領域,將自己視為市場領導者的微軟,以Vista宣示微軟不再緊綁著硬體,未來將透過更多的網路服務等技術來增益新的功能應用。微軟切入新市場的舉動,標舉著「後視窗時代」的軟體世界來臨。




7.總結

微軟不斷推出不同版本的作業系統,不是要自毀自己的產品,而是為自己的產品不斷打造新的商機,並且持續發揮微軟強大的市場影響力。

2007年6月14日 星期四

[新聞] 微軟:Vista銷售 七成來自隨機版

微軟:Vista銷售 七成來自隨機版
記者曠文溱/台北報導 2007/06/13 20:25 微軟高層在今(13)日登場的台北WinHEC大會上宣佈,新一代作業系統Windows Vista的銷售成績,是XP同期銷售的兩倍。
雖然早已在年初發佈,微軟仍不忘在WinHEC上對Vista讚揚有加:表示上市一百天以來,全球共銷售近4,000萬套,是 XP同期銷售的2倍;此外有高達190萬種合作夥伴開發的裝置支援 Vista,佔整體裝置市場的96%,支援的數量更是XP的4倍,微軟PC3副總裁William Mitchell說。而在台灣筆記型電腦市場方面,已有高達53%比重的機種採用Vista,在桌上型電腦的滲透率則為65%。
「不可否認有這麼高比重的電腦採用Vista的原因,是因為隨機版;但是這也代表了硬體合作伙伴的支持,」微軟前端平台事業部經理陳宣霈說。她表示七成以上的Vista銷售量來自於隨機版,其餘才是零售版本,尤以自行組裝電腦使用者居多。
而且更有趣的是,零售版本的消費者對旗艦版的Vista Ultimate最為擁戴,陳宣霈說。而硬體合作伙伴的電腦則多搭載進階版Vista Premium,反而最便宜的Vista Basic較少人採用。「這代表消費者體會到和喜歡Vista的3D效果、更炫目的使用者介面,」陳宣霈說。
雖然被微軟譽為有史以來最好的Windows作業系統,Vista在經過上市期間不斷延宕的挑戰後,來自市場的質疑聲浪也不斷:首先就是硬體的支援。這裡面包含了兩個層面,一問是現有的電腦是否能夠順暢執行大量消耗系統資源的Vista;一問則是周邊裝置的驅動程式是否已經備齊。
對於上述挑戰,陳宣霈表示業已水到渠成。
「不可否認以同樣的硬體規格,執行XP會比Vista順暢,」她說,「這是微軟建議Vista使用者至少要使用1GB的記憶體的原因。」她表示隨著新推出的電腦規格不斷提升,上述問題已經迎刃而解。
在驅動程式支援Vista的情況方面,陳宣霈以自身經驗表示,在Vista上市之初,的確以當時的電腦搭載Vista,會遭逢周邊裝置驅動程式不支援的情況。
「但是我前陣子買的電腦,就已經完全沒這個問題了。微軟現在能說大部分的驅動程式都已經支援Vista,」她說。
雖然研究機構如IDC,都預期Vista帶動電腦換機潮的效應至少要在明年以後才得以發生,但是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MIC)今日表示Vista在今年即對整體電腦產業影響甚鉅。
根據MIC統計,2007年全球PC出貨量將達到2.35億台,較2006年的2.09億台,成長12%,主要成長動力來自於換機潮及新興市場,「其中Windows Vista是重要關鍵因素。」 MIC主任詹文男說。

2007年6月11日 星期一

資訊與網路經濟學
Presentation主題:規格競爭的戰場──以藍光光碟為例
報告人:貿三甲 鍾岳軒 93301027
時間規畫:十三分鐘(excluding Q&A time)




藍光光碟是由以SONY主導研發的新世代光學儲存媒體,與由TOSHIBA主導研發的HD DVD皆可以視為現行普及的儲存媒體DVD的下一世代產物。我的報告將不會著重於科學技術面,而是以高科技廠商在產品規格上的競爭行為作一些詮釋與探討。

報告大綱
Ø 藍光規格背景概要
Ø 競爭者在哪?與HD DVD之簡略比較
Ø 為什麼需要新規格?藍光與HD的競爭簡史
Ø PS3採用藍光的意涵為何?多方市場上的角力
Ø 結論





藍光光碟Blu-Ray Disc──規格與背景




Blu-ray Disc Association, BDA
藍光光碟的規格制定與研發,是由藍光光碟協會(BDA)所主導制訂。BDA由許多具利害關係的廠商組成,除了規格制定之外,組織最重要的目標當然就是推廣藍光規格成為下一世代普及的光學儲存媒介。以下是BDA組織架構簡圖:

基本上是三個等級,從董事會以降,行銷、支持、規格制訂…等等的功能劃分頗為清晰。換言之,藍光光碟規格的制定並非是由最初的開發者SONY一家決定,而是由一群支持藍光規格的贊助廠商共同影響的,這一點是特別值得注意的現象。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我在這裡簡單的歸因於「風險」。高科技產業的投資額向來非常可觀,對於這種不成功便成仁的規格戰,更不在話下。BDA的機制就是要透過規格研發的前期,就先掌握足夠支持的相關上、下游廠商,透過一種利益共享的機制,強化規格的生存性。BDA在官網就已經開宗明義地說清楚了:歷史上,一個規格如果受到產業界廣大的支持,通常就會是成功而普及的規格──非常直觀,但無庸置疑。

規格發展週期
在此,我提出一個「規格發展週期」的概念,想要試圖捕捉規格競爭行為的依據。我只是沿用產品生命週期的理論,來描述規格的故事(縱座標的Sales宜改為市場普及度之測量指標)。





一個規格的存續,我們若把它進行切割,則似可以劃分為「研發」、「導入與推廣」、「成熟與普及」、「衰退與淘汰」四大階段。研發是對規格進行創造的行為,其誘因通常來自於當世代規格即將進入衰退與淘汰的時候,高技術廠商會開始投入相關研發。弔詭的地方是,判斷當世代規格是否衰退,可能是非常主觀的。以儲存媒介規格來看,往往是大環境產業技術升級帶來的結果。為什麼覺得DVD不行了?一個主因是高解析影像技術導入市場,可能普及,那麼DVD技術的容量太小,它就是很可能遭到淘汰的規格。簡言之,當消費者發現儲存容量不夠了,你能夠適時地搬出更高儲存空間的解決方案,自然能夠成為次世代規格。問題的難點在於,你要比消費者、甚至是任何潛在競爭者都還要更早就掌握這個現象,因為研發需要大量的時間與金錢,相關技術力更不用說。

但是研發成功,還需要將規格導入市場並且推廣,這個階段是最殘酷的。一旦失敗就直接走向淘汰,前面投入的所有成本都會是一場空。與普通產品不同的地方在於,你把產品帶入市場,基本上是會有收益的,即便產品最後不夠成功也不意味你是白做工。一個銷售平平的商品還是有可能帶來利潤,看你的策略是什麼。但是在規格的故事,沒有這麼一回事。只有成功與失敗,全有或全無。BDA的成立,我相信就是著眼於這個關鍵的階段。

下圖是藍光光碟規格的相關重要支援、贊助廠商:



看得出來,其中不乏國際大廠(實則大部分皆然),目的就是為了強化藍光規格在導入期的穩定性。可以想見,一個規格的發展是一個極高風險的商業決策流程,不是任何廠商都玩得起的。而顯然的,從歷史上我們可以觀察到,SONY很喜歡在這塊領域上要有所作為。它確實有這個本錢,但不代表它一定會成功。

藍光光碟重要特性
以下是藍光光碟規格與一些重要的相關特性。我只著重於直覺上最攸關的資訊,背後支持的技術層面規格則不贅述。

u 產業支持:正如前所述。
u 生命週期:十到十五年(官方預估)。
u 保護:以更先進的技術進行盜版防護。當然,我們都知道,沒有甚麼防護是破不了的。防護充其量就是提高盜版成本而已,廠商真正要參酌的是防護採用的程度與造成加諸於消費者成本負擔(如方便性)之間的取捨。這只能說是必要之惡,其實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就像是Tullock(1967)所描述的小偷與防盜鎖的故事的概念一樣。
u 成本:號稱目前以per GB衡量單位成本最低的規格。當然,這個說法有其問題。我們都知道,1GB是越來越沒有價值的(笑)。三年前,我的電腦只有一顆硬碟,40GB;現在,我的電腦有四顆320GB的硬碟。換言之,以這種per GB的衡量方式,其實是無法真正看出它的成本面內涵為何。除此之外,廠商須投入的硬體生產設備成本很高,因為必須完全汰換DVD時代的生產設備。
u 容量:25-50GB(目前一般規格)。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可能)即將普及的高解析影像在影音娛樂產業的普及。

藍光的對手──HD DVD


HD DVD乃是由TOSHIBA主導研發,另一個次世代光學儲存媒介,與藍光光碟規格彼此之間互為完全的競爭對手。與藍光光碟同樣有眾多國際大廠的支持,包含微軟、HP、Intel、NEC…等,其中許多好萊屋製片大廠更是兩邊通吃(兩邊都贊助、支持)。這個現象在下一部分還會提出來探討。

以下是藍光光碟的相關基本規格,以藍光為基準的比較。

u 產業支持:與藍光分庭抗禮。
u 生命週期:較短。WHY?HD DVD較偏向屬於過渡性技術,容量也不如藍光。
u 成本:直接從廠商面的生產設備來看,由於與上一世代DVD規格較大的技術相容,所以設備升級所需成本比藍光規格要低很多。然而我們純粹以BDA的辯駁來看,由於HD DVD是偏過渡性技術的規格,所以較短時間極可能面對再次的升級,到時候勢必需要投入另一筆設備成本。這個論點有它的道理,當然,目前的不確定性也不足以讓我們判斷誰優誰劣,這是一個進行式的故事,有待未來的見證。
u 容量:15-30GB(目前一般規格)。低於藍光的25-50GB。

藍光與HD的競爭簡史

從2004年開始,兩方關於次世代光學儲存媒介的研發相關消息,就在產業界發酵。2004年七月底,微軟公開表示將會支持HD DVD。雙方曾經為了避免兩標準並存造成的消費者的混亂,以及強大的競爭壓力,個別的關鍵主導廠商曾於2005年 2 月下旬展開標準統一的協商,希望能達成共識,制定統一新標準,但始終沒有結果。協商於 5 月中旬中斷。同年六月,SCE社長久多良木健以game over形容雙方的妥協已經無望。同年年七月二十六日,美國影像軟體業者協會(Video Software Dealers Association,VSDA)發表聲明,呼籲 Blu-ray Disc 與 HD DVD 兩陣營停止規格標準之爭,彼此妥協共同制定統一標準。然而到八月底,兩陣營再次的會談確認了協商的正式破局,市場上同時出現兩種不同光碟標準的局面已無可避免。

多方市場的特性
從兩方陣營的贊助或支持廠商的名單來看,我們就已經可以明顯看出這是一個多方市場的環境,只要兩方規格仍然並存,消費端的使用者就存在multi-homing的特性。兩方陣營都想成為規格主流,因為成為主流就意味著享有整個網絡的效益。以下部分則要提到SONY在藍光規格推廣的策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也就是家用娛樂主機PS3的關鍵地位。

PS3採用藍光規格的意涵

三大次世代家用娛樂主機平台,我們都知道,只有PS3採用了藍光光碟規格。微軟的XBOX360甚至在遊戲光碟的規格上仍然使用DVD規格,然後另外以搭載選購之HD DVD撥放器,作為推廣HD DVD影片的手段。PS3採用藍光光碟規格的動因,毫無疑問是SONY用來推廣藍光的手段,藉由她已經累積了兩個世代(PS、PS2)的玩家網絡為基礎,企圖製造更大的網路外部性,奪下新世代規格主導者的地位。

前一世代的戰果
我們都知道,在家用娛樂主機平台的市場,上一世代的NGC、XBOX、PS2之間的戰場,已經有了結果。毫無疑問地,PS2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絕對數字(資料至2007.3):
PS2:120.10million (71%)
NGC:21.59 million (13%)
XBOX:27.00 million (16%)

簡單提一個問題:這三台主機誰的硬體規格效能最差?答案是PS2,最後的霸主。提出這個問題的目的,是在強調硬體規格並非主機戰場的核心變數。遊戲市場實則也是充滿網路外部性的多方環境,真正勝出的平台通常都是擁有眾多遊戲軟體作品(軟體商)支援的一方,而PS2擁有為數最多的遊戲軟體,絕對是她能勝出的關鍵性差異之一。

更複雜的新世代戰場
然而我們看到,次世代平台爭霸的戰場上,變數更複雜了,因為連次世代光學儲存媒介規格之戰都被牽扯進來,投下了另一個巨大未知的變數。XBOX360採保守策略,並且率先推出搶攻市占;Wii則是採用藍海策略,闖出自己的一片天;而PS3,在我看來,是最不純粹的一台主機──久多良木健讓她背負太多責任了。背後的意圖顯而易見,我也已經於上述部分有所提及。他想要靠著PS平台過去建立起來的網絡,進一步替他打贏次世代DVD規格之戰。這個舉動無疑讓PS3也變成幾乎全有或全無的高風險投資。
當然,如果要論述PS3到目前為止的成敗究竟如何,以及未來的可能性,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在此不多贅述。

結論

規格的競爭,很可能是全有或全無的慘烈零和賽局。以次世代DVD規格競爭的環境為個案來看的話,我們不難察覺廠商競爭的環境是一複雜的多方市場,更讓變數大增。我們很難判斷HD DVD或藍光之間誰會勝出。從現況來看,八大影視公司就有六家兩邊都支持,重要的科技大廠如HP、Samsung也隨著雙方競爭白熱化後,都宣布推出兩面支援的產品。消費者呢?更不用說了。在兩個規格都尚未有穩健的發展步調與市占,舊世代規格仍然堪用的情況下,Multi-homing的成本實在太高了,觀望──或者說是延遲購買──絕對是大部分使用者必然的選擇。
次世代DVD規格毫無疑問是一塊大餅,但也因為競爭者等著分食,我們可以觀察到SONY、TOSHIBA等技術領先者的急促步調,其實某種程度上透露了規格競爭的激烈程度。無論現在如何臆測,我想仍然只有未來能給我們答案。


Reference
藍光光碟協會官方網站http://www.blu-raydisc.com/
HD DVD官方網站http://www.thelookandsoundofperfect.com/
wiki線上百科全書http://en.wikipedia.org/
巴哈姆特電玩資訊站http://www.gamer.com.tw/

2007年5月11日 星期五

Windows Vista enters the security market

Windows Vista enters the security market
Carole Theriault, senior security consultant at Sophos, talks us through Mircosoft's newest release
Post Date: 10/05/2007

--------------------------------------------------------------------------------

In the years following the release of Windows XP, Microsoft has come under heavy criticism almost every time there has been a major malware (1) outbreak, particularly when it has stemmed from a cyber criminal exploiting a Microsoft flaw. Recognising the need to up its game, Microsoft launched Windows Vista. To reduce vulnerabilities and increase its credibility in the security stakes, Microsoft has introduced a number of new features such as improved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on security status and improved defences against spyware.

However, convincing the world of Vista‘s resilience was always going to be a big challenge, and unfortunately for Microsoft it was drawn into a flurry of controversy late in 2006 when one of the security features, PatchGuard, incurred the wrath of several key IT security players. Then, on the official Vista launch date, it was uncovered that three of the most prevalent pieces of malware – Stratio-Zip, Netsky-D and MyDoom-O – were actually capable of bypassing the operating system‘s defences and infecting users‘ PCs, without any modification by malware authors. So, given these concerns, how far does Vista really go towards ensuring a truly secure operating environment for businesses?

Several of the security features are essentially expanded versions of those introduced during XP‘s lifespan. Most notable is Windows Security Center (WSC), which runs in the background,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computer status. WSC has greater integration both with other Vista security features and with third-party security solutions, and now monitors anti-spyware applications as well as automatic updates, internet firewall and anti-virus software. However, in a business environment, the alerts provided by WSC are not sufficient to convey more complex security problems, while some users may find them irritating and choose simply to disable them. Several vendors have also objected that WCS cannot be automatically disabled by installing alternative security solutions – though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WCS does not conflict in any way with these products.



The most controversial of the new Vista security features is PatchGuard, Microsoft‘s operating system kernel protectio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ecurity features in Vista is User Account Control (UAC). It allows standard-user privileges to access a number of low-risk administrative actions, such as changing a time zone or installing a new printer. To perform a specific action considered to be a higher risk, the user is prompted to enter an administrator password and is then prompted to approve any changes prior to the system applying them. Limiting access to sensitive system resources and functions by default, and restricting administrator rights to specific tasks rather than to particular users, the computer is inherently safer from attacks. There have been complaints, however, that the number of password and approval prompts occurs too often and that some of content within the prompts are difficult for non-technical users to understand. Frustrated users even might try to disable UAC, and already there is a number of website with step-by-step instructions on how to do so.

The most controversial of the new Vista security features is PatchGuard, Microsoft‘s operating system kernel protection. PatchGuard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64-bit Vista to prevent rootkits from manipulating the operating system kernel, which can cause serious security breaches and adversely impact on the stability, reliability and performance of the operating system and user applications. Rootkits are often used to hide other potentially unwanted software, such as bots and spyware. PatchGuard prevents rogue drivers from making malicious changes to the kernel, however it has not been added to 32-bit Vista since many programs (including security software) use the kernel space in an undocumented way and Microsoft was concerned about compatibility with the existing application set. This means that 32-bit systems remain vulnerable to rootkit attack. However, a second kernel protection mechanism – mandatory signing of drivers –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both 32-bit and 64-bit Vista and can be set to prevent unsigned drivers from loading.

Anti-virus vendors Symantec and McAfee have complained that they are being “locked out” of the Vista 64-bit operating system kernel by PatchGuard, preventing them from continuing to develop pro-active protection against new malware,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host intrusion prevention‘ or ’HIPS‘. This is because they need to be able to make changes inside Microsoft‘s kernel in order to ensure their existing products can support 64-bit versions. Although no software is infallible to hackers or vulnerabilities and vendors will be dependent upon Microsoft to deliver kernel interfaces, the rest of the security industry feels that the additional security offered by a lockdown kernel is a step in the right direction.

Other security improvements include Internet Explorer 7, which offers improved protection against phishing and spoofing attacks (amongst other features), and a new Windows Firewall that adds application-aware outbound filtering and location-based profiles, allowing users to set up different rules based on the network location. On top of this, there‘s improved Wi-Fi security, enhanced encryption and Network Access Protection (NAP), which can be used to prevent rogue or unprotected computers gaining full access to a network (though several of the necessary server components for this are not yet available).

Despite Microsoft's significant investment into its new version of Windows, it is by no means an infallible operating system, proven by the fact that even some existing viruses can still run on it. Microsoft will need to improve its malware expertise and support services, operating system coverage, and central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business users. That said, Vista does bring a number of positive improvements providing increased security against malware. Vista certainly represents a viable option for companies who want to bolster their level of IT security protection, and in the fight against cybercrime, every little helps.

source link: http://www.newbusiness.co.uk/article/10/05/2007/Sophos_article.html

==========

(1) malware: (勒索軟體 ) is software designed to infiltrate or damage a computer system without the owner's informed consent. It is a portmanteau of the words "malicious" and "software". The expression is a general term used by computer professionals to mean a variety of forms of hostile, intrusive, or annoying software or program code.
ref link: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lware

10個你該升級Vista的理由 vs 10個不要升級Vista的理由




10個你該升級Vista的理由
Joshua Hoskins‧郭文興譯  2007/02/06

Windows Vista已經推出了,有許多你必須升級的理由。然而也有許多你不該升級的理由。雖然有些公司積極地為Vista做準備,但也有另外的企業打算使用目前的作業系統。更有其他公司計劃馬上移到這個全新的平台上。


不論你的決定為何,事先了解改變作業系統會得到與失去的好處與壞處,一定會對你的決定有幫助。以下就列出十個你應該升級的理由…以及十個你不該升級的理由。


為什麼要升級到Windows Vista?

1. 增進效能(將USB碟當成記憶體)
微軟推出一個不需要購買大量的昂貴硬體,就可以增進作業系統效能的新技術。你可以插進卸除式硬碟 (USB拇指碟、flash記憶卡、SD卡等等。)然後將它全部或部分的空間設定給增進效能所用。這代表這個記憶空間可以用來當做隨機存取記憶體與硬碟之間的預存區段。在測試中已經顯示,這樣可以大量增進許多電腦的效能,尤其是對於隨機存取記憶體空間有限的電腦。


2. Aero Glass使用者介面
Windows Vista中的Aero Glass介面是視窗圖形使用者介面的最大躍進。Vista支援Aero Glass的視窗介面,比之前任何的視窗桌面來得美觀。除了外型美觀之外,圖形使用者介面的設計也被整個修改,讓尋找東西更容易,使用起來更直覺。


3.整合的側欄與搜尋功能
目前Windows XP的大部分使用者多半已經安裝了由第三者提供的搜尋應用程式、RSS閱讀程式、側欄以及桌面的小程式。

這些功能現在已經被整合到Vista作業系統裡面,在Aero Glass介面底下看起來十分美觀。你在觀看股票行情與天氣資訊時,再也不需要打開瀏覽器。這些資訊會在視窗的側欄中持續地顯示(並更新)。同時文件的搜尋更是簡單到極致,因為新版的視窗整合搜尋包含各種文件的索引,支援各種新的搜尋功能。


4. 視窗穩定性與效能監視器
資訊專家已經十分熟悉效能管理軟體,但Vista則將這個工具軟體帶給一般大眾。一般的使用者可以輕易地設定這個全新的視窗穩定性與效能監視器,對他們的新電腦進行基本分析。當效能開始變得不理想時,這個軟體會協助你解決,同時診斷是什麼原因造成這個問題。


5. 安全性
Vista的一個主要的設計焦點,就是盡可能創造一個最安全的使用環境。許多視窗的基本概念 (如使用系統管理員權限來執行),都被修改,以提供安全的環境。除此之外,Internet Explorer 7更設計有許多新功能,可以在上線時提供保護。


6. 500個全新的GPO物件
許多公司使用Active Directory與它的群組政策功能,在桌上型電腦上執行安全原則。Windows Vista提供了500個全新的群組政策物件,可以改善安全原則的執行。


7. 資料鎖碼
在過去幾年中,手提電腦可以算是資訊部門的一大安全漏洞。Windows Vista全新的鎖碼技術會將資料加密,在沒有啟動金鑰(可以由使用者輸入或儲存在USB碟中)的情況下,任何人都無法使用電腦,減低資料外流的風險。


8. 強化網路功能
微軟重寫了Vista的TCP/IP的網路堆疊,提供更好的效能。另外,Vista更大幅改變使用者與電腦上,或是網路上的網路裝置,所互動的方式。現在,使用者可以利用全新的內建工具軟體來幫忙診斷網路問題。在一些情況下甚至可以減少叫人來修理的機率,加快處理的流程。支援部門也可以使用診斷工具所提供的資訊來處理網路問題。


9. 持續支援
Vista這個微軟的全新作業系統,將會比微軟任何現有的作業系統擁有更長的支援期。除了微軟本身的支援,由於在可見的未來,將會有許多人長時間使用Windows Vista,在網際網路上也將會有許多的支援。這可以在使用者碰到各種狀況時,都不會太擔心。


10. DirectX 10
Windows Vista將附有DirectX 10。如果你是個一直想玩最新最炫的電腦遊戲的玩家,那無話可說,你一定得裝Windows Vista。同時DirectX 10也聲稱解決了前一版的「小批次問題」 (small batch problem)。微軟聲稱DirectX 10遊戲的效能,比起在Windows XP上用DirectX 9執行快了六倍。


ref link: http://taiwan.cnet.com/enterprise/technology/0,2000062852,20114862,00.htm



10個不要升級Vista的理由
Joshua Hoskins‧郭文興譯  2007/02/07


延續昨天羅列了十個您該升級Windows Vista的理由,不論你的決定為何,事先了解改變作業系統會得到與失去的好處與壞處,一定會對你的決定有幫助。以下繼續列出十個你不該升級Windows Vista的理由。


1. Win XP的支援沒有消失
Vista的支援期比XP還長,但XP至少還享有微軟兩年的主要支援。同時在網際網路上已經有許多跟Windows XP(以及其他作業系)有關的資訊。如果你的公司,或公司的員工很習慣XP,目前實在沒有必要為了Vista的支援去升級。


2. 學習曲線
Vista與之前的視窗作業系統可以說是不同的產品。許多的工具軟體與過去一樣或是類似,但還是有許多需要重學的東西。如果公司的資訊部門已經分身乏術,特地花時間去學習使用,並安裝Windows Vista,目前看來似乎不值得。


3. 應用程式的相容問題
許多有名的應用程式無法在Vista上使用。iTunes與Nero之類的軟體在Vista上執行會有問題。事實上,幾乎所有與抓取音軌以及燒錄的程式在Vista上執行都有問題。如果這些重要的程式有相容問題,一定有太多其他你可能每天使用的小程式會有問題。


4. DRM(數位內容管理)的問題
英國The Register雜誌的Peter Gutmann把Windows Vista的DRM功能稱為「史上最長的自殺清單」。雖然在做為客廳的媒體器材方面,電腦已經有了大幅進展,但Vista推出的DRM功能在播放下一代數位內容(HD-DVD與藍光DVD)時,讓人十分難以接受。在播放內容時,器材的輸出與S/PDIF輸出都會關閉,讓Windows Vista作為娛樂系統的功能大減。


5. 手提電腦的耗電問題
Windows Vista執行時需要更多的硬體運算能力-如果越需要電腦硬體,手提電腦的電池使用時間就會降低。就算只是執行Aero Glass介面,也會因為GPU(圖形處理單元)額外的運算處理,而讓你的電池更快沒電。每個抱著手提電腦在外奔走的人,在升級之前最好考慮這一點。


6. 技術並非特別新穎
你其實可以在網路上免費下載許多全新的搜尋程式。就連微軟都有推出一個。Google推出了一個有側欄以及內建RSS閱讀程式的免費搜尋軟體。Yahoo的Widgets程式(之前稱為Konfabulator)也可以把桌面改變成一個虛擬的工作空間,許多的網路資訊與工具軟體都能信手拈來。Apple的OS X目前則是新一代桌面環境的領導者。就算是Aero Glass也無法與OS X的操控性相比(OS X已經推出超過五年)。Sun的Project Looking Glass是個免費軟體,也可以在XP上提供簡單的3D桌面功能。


7. 售價
Vista 很貴。這是一個無法否定的事實。微軟想要借由推出不同價格不同版本的Vista來緩和這一點。但不幸地,這其中許多版本的功能都不太健全,也造成消費者不必要的困惑。如果你想要使用Vista,頂級版本大概需要751澳幣(譯註:約19000台幣)。


8. 支援DirectX 10的新顯示卡
DirectX 10只在Vista上執行,因而讓許多遊戲玩家等待這個新作業系統許久。不幸的是,他們要花的,可能不只是作業系統的錢,同時還需要支援DirectX 10的影像顯示卡。目前只有NVIDIA的8800晶片組相容DirectX 10技術,其中最低階版本(GTS)的零售價是美金399元(譯注:約台幣13000元)。


9. 高檔的硬體需求
Vista是目前作業系統中,對硬體要求最嚴苛的。如果要使用Windows Vista的所有功能,你需要1GHz的處理器,1GB的隨機存取記憶體,以及相容於DirectX 9的顯示卡。雖然這可以讓你執行所有功能,但你得有更快的處理器與更多記憶體,才會有更好的效能表現。由於Aero Glass介面需要相容於DirectX 9的圖形處理器,許多較舊的桌上型電腦與手提電腦,即使滿足其他需求,也都無法使用Aero Glass。


10. 遊戲效能較差
Aero Glass 是Windows Vista的一個重要功能,但它會給予顯示卡多餘的負荷,影響遊戲的速度。有許多微軟的報告顯示,目前的遊戲如果在Vista上執行,最終會比在XP上執行慢上10到15個百分比。專為Vista系統所設計的遊戲會不會有這樣的效能問題,仍舊有待觀察。

ref link: http://taiwan.cnet.com/enterprise/technology/0,2000062852,20114901,00.htm

[related news] 微軟大手筆行銷Windows Vista

微軟大手筆行銷Windows Vista
記者馬培治/台北報導  15/01/2007

為了促銷將在一月底上市的Windows Vista消費版本,台灣微軟將砸重金舉辦一連串行銷活動。
Vista首賣會將在1月30日於台北NOVA站前店、台中NOVA及高雄順發3C舉行,於下午6點開賣,同時在全國通路鋪貨。包括Vista彩盒版、與硬體合作伙伴搭售之預載及隨機版,還有生產力軟體Office 2007都將同時上市。


台灣微軟前端平台事業部部門經理陳宣霈說,Vista於1月30日在全球同步推出,但由於時差的關係,台灣地區消費者會較美國早拿到Vista產品。


但於去年第四季起登記預購升級的XP用戶,微軟表示由於資料處理及郵寄需要時間,可能要到2月以後才能依登記順序拿到彩盒版Vista。


Windows Vista是微軟公司繼前一代產品Windows XP後,五年來首次推出的升級版作業系統。微軟高層希望重現十多年前Windows 95上市時引發的市場熱潮,砸重金行銷。


陳宣霈未透露台灣地區的行銷預算,但她表示,相較於過去如Windows XP的上市,此次Vista的行銷預算,「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她說。


為了促銷Vista,微軟採用了一些過去不曾用過的行銷手法。舉例來說,在首賣會上,微軟將送出全球限量、由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茲(Bill Gates)親筆簽名的Window Vista產品。
此外,在台灣地區,微軟亦破天荒地邀請知名歌手蔡依林及陶[吉吉],在2月4日包下台北小巨蛋舉辦上市演唱會,呼應Vista強調的影音娛樂功能。


為強調Vista家用版本所強調的數位娛樂支援功能,除了歌手的超人氣可為Vista上市助陣,微軟也將在演唱會現場佈置大型LED屏幕,營造高科技氛圍。陳宣霈說,會在演唱會上呈現Vista之功能及其炫目特效,例如可在桌面上展示天氣、地圖、甚至線上相簿等資訊的Gadget等。
微軟已於去年底公佈Vista售價:家用入門版(Home Base)台幣6,890元;家用入門升級版3,790元;家用進階版 (Home Premium)8,090元;家用進階升級版則為5,490元。商用版本方面,商用入門版(Business)9,290元;商用入門升級版(Enterprise)7990元。另外,旗艦版(Ultimate)13,390元;旗艦升級版8,890元。


能否重現Windows 95搶購人氣?

十年前,Windows 95上市成功,也奠定了微軟在PC桌面作業系統獨霸地位的基礎。陳宣霈解釋,Windows 95當年的熱銷有其時代背景,例如當年比爾蓋茲「一戶一PC」的電腦普及化理想,還有確立圖像使用者介面為作業系統主流等,都是促成Windows 95熱潮的重要原因。
她解釋,「圖像化介面讓使用者不必去學習電腦,是當時重要的突破。」

十年後,Vista是否可能重現當年盛況,則遭遇許多變數。

首先,過去微軟最為人詬病的安全性,也成為新產品的隱憂。

2002年初,比爾蓋茲向員工宣示,「安全將是微軟今後最重要的任務」,為公司後續發展定調。事實上,Windows Vista也的確加入了比XP更多的安全功能,也曾因安全目標而延宕上市時程。


陳宣霈則直接聲稱,Windows Vista是有史以來最安全的作業系統。


雖聲稱安全,但Vista還未上市,就遭資安公司與駭客找出漏洞,陳宣霈解釋,微軟方面已進行了解,但相關訊息細節尚未公佈,未來確認後才會進一步公開。她仍強調,微軟有專門的資安團隊處理使用者的需求並提供建議,她相信對客戶會有相當程度的幫助。


除了安全,PC市場還有無成長性,也關係著Vista能否重現往日榮光。PC市場已隨著漸普及後面臨成長瓶頸。



陳宣霈認為,市場對電腦的需求永遠不會死,在換機潮下,市場仍有成長空間。



「只要使用PC的就是Vista的用戶。」她說,Vista打算攻入家中的第二或第三台電腦,並主張將電腦帶進客廳,提供數位家庭娛樂的功能,這也是此次找來知名歌手辦演唱會的原因。此外,她亦強調Vista的流動性(mobility),例如搭載Vista的UMPC(Ultra-Mobile PC,超級行動電腦)也會一同上市拓展市場,未來仍大有可為。


陳宣霈坦言,雖然沒有如同當年的時代條件推波助瀾,但她對Vista的銷售前景仍然深具信心。
除了首賣會與演唱會,到三月底前,Windows Vista還有其他一系列的上市行銷活動。


微軟已推出專屬網站宣傳Vista功能及舉辦線上體驗活動,此外並將於京華城開設實體的


「Windows Vista 數位科技遊樂園」,展示Vista系統及週邊硬體,且將巡迴全台舉辦多場行銷及展示活動。

our assigment topics / May

II.) 似自毀式的行銷策略Self-destructive strategy

Product life cycle-- 3. Win Vista > Win Xp > Win2000?


III.) 為誰生產? 誰決定生產? 誰決定誰當中介? 2. Standardize or Customize #7 PS3

想像一個著作權極簡主義的世界

想像一個著作權極簡主義的世界 文/iThome (記者) 2007-01-11

「著作權極簡主義」乃是有感於過去許多創作或創意,都受到著作權權利範疇的不斷擴展、威脅而發的,換言之,這是一種抵抗著作權膨脹趨勢的基本理念。


劉靜怡/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律組專任副教授,美國芝加哥大學法學博士、哈佛大學法學碩士


美國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最近選出的2006年風雲人物是:「你」(You)。乍聽之下雖然新鮮突兀,但細想之下卻一點也不令人驚訝:只要是上過YouTube、Myspace,或是維基百科的網路使用者,就可以成為時代雜誌心目中的風雲人物,原因無他,因為今年的確是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Yochai Benkler在《The Wealth of Networks:How Social Production Transforms Markets and Freedom》(Yale University Press,2006,本書在網路上提供全書pdf檔免費下載)一書中所描繪的「共同生產」(peer production or social production)年度,你─同時身兼網路使用者和創作者的你─正是其中挑大樑的主角。然而,「你」如果要繼續扮演資訊社會的要角,恐怕必須仰賴「著作權極簡主義」(copyright minimalism)的發揚光大,才有進一步的前景可言。



「著作權極簡主義」乃是有感於過去許多創作或創意,都受到著作權權利範疇的不斷擴展、威脅而發的,換言之,這是一種抵抗著作權膨脹趨勢的基本理念。例如:杜克大學法學院的James Boyle教授和Lawrence Lessig教授便常以紀錄片的拍攝為例,來說明著作權膨脹為創作者帶來的困擾:非商業性紀錄片創作者,往往可能只是因為拍攝紐約街景而順勢將許多招牌和看板帶入鏡頭當中,便必須耗費相當的時間、人力和金錢成本,向這些招牌和看板所屬的公司取得使用授權。




既然著作權制度近年來的發展重點,是著重在如何遏止各種盜版行為所引發的商業損失問題繼續惡化下去,那麼,著作權不分青紅皂白地擴張,到底會引發什麼效應?尤其對於網路上的創作活動會造成何種影響,是不是也該成為我們停下腳步嚴肅思考的問題?否則,「你」做為時代雜誌風雲人物的現象,在著作權制度高度擁護者的逼迫下,早晚勢必會成為曇花一現的歷史陳跡。




從「符號民主」(semiotic democracy)論者心中所想像的理想社會模型來看,每個社會成員都能自由參與意義創造的過程(the process of meaning-making),讓每個社會成員都能協助成為製造符號和文化的「生產者」,不但有利於創作數量的提升,相對於僅僅被動地扮演為文化符號和產品的消費者,這種主動參與意義創造過程的社會生產或共同生產模式,也有助於豐富文化的多元性,這就是「你」這個今年網路風雲現象的核心價值之一,而要鼓勵此種意義創造過程的參與行為,非秉持著作權極簡主義的精神不可。




同時,從主張擴張公共領域(public domain)者的角度來看,這也是應該努力的主要訴求:傳統著作權法對於公共領域的定義,通常都是從著作物生命週期的終點起算,但是,要豐富公共領域,著作權生命週期的終結點,所隱含的卻是一場極為漫長的等待。到底,在不否定著作權的前提下,如何更為有力地容許使用者自由參與創作?我們該如何開拓一個不始於著作權保護終結點的公共領域?讓這個和著作權保護領域並存的公共領域,成為你我的創作資源庫、庇護所和工具箱,恐怕是最為緊要的關鍵。






因為,唯有如此,維基百科、YouTube和Myspace等創作模式,才能夠源源不絕地生存下去,並且進而衍生出更令人驚豔的新興創作模式和創作成果。然而,完全要求這種分散式的創作活動自尋生路,在著作權高度膨脹的現狀下,前景並不樂觀。




尤其台灣的權利人擅於、甚至樂於利用刑事和民事手段「行使」權利,加上政府在著作權帝國的年年催逼下,努力宣導著作權保護的「洗腦教育」,追求符號民主和公共領域理想的「創作天堂」,恐怕還有一段必須跋涉的漫漫長路。這條長路,必須同時著眼於創作空間的拓展在著作權法制中如何落實,除了寄望於修法或法院適用法律心態的調整之外,還必須搭配某些政治經濟條件,甚至,必須為著作權極簡主義的社會運動,提供堅實的論述基礎。




倘若,「你」想立於風雲人物的地位於不墜,那麼,這不僅僅是想像便能成事者,而是一場大家必須一起參與的意義創造過程和論述戰役。




ref link: 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41416

2007年4月20日 星期五

網路外部性相關資料

網路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ies)又稱為網路效應(network effects),或是來自商品需求的規模經濟(demand side economics of scale),它的基本觀念是產品的價值會隨著消費者使用同型產品或相容產品(compatible brand)數量的增減而變動。

由於網路外部性發生於網路產業,而且對產品的影響力也因網路工具的利用與網路環境的存在而大增。

Katz & Shapiro (1985)教授曾將網路外部性分成兩類:1. 直接網路外部性(direct network externality)
它主要是透過消費者購買人數的變數對產品品質的實質影響效果。其之所以存在,主要是衍生自該產品的市場需求者會隨著使用愈多而提高對該產品的評價,因此市場可能會產生對某特定產品存有正與反回饋效果(positive or negative feedback effect)若正回饋效果是來自同類型的產品時,此為直接網路效應。
EX. Wintel VS apple OS

2. 間接網路外部性(indirect network externality)
 此效果主要表現在來自特定產品之互補的影響。
EX. IBM & Wintel

套牢:原商品或技術的使用者必須付出一定的交易成本(搜尋、評估、學習使用等成本),才能完成其他品牌或技術的轉換。

2007年4月18日 星期三

知識經濟的相關資料

知識經濟參考定義

OECD 在1996年知識經濟的報告裡,對知識經濟(knowledge-based economy)做了詮釋:「知識經濟的涵義是以知識與資訊的創造、建置、分配、與利用為主要價值的經濟型態。因此,不是文化教育、生物技術、半導體、或是奈米技術的應用,只要合乎上述定義者,我們皆可稱之為知識型產業。由不同類型的知識型產業所共構的經濟環境即是知識經濟的主軸。」

*參考台積電總裁張忠謀先生(2000)發表的「發展知識經濟的迷思」一文對於良好的創新意識有一翻見解。

知識經濟的主要特徵:
.將最原始性的資料(data or raw fact)經過相關技術或管理平台,整合系統性的資訊(information)之後,再與個人或企業的經驗融合,最後才蘊育出具有智慧式的知識(knowledge)。
.無實體性.可累積性.與科技發展具有正反饋效果(positive feedback effect);技術的發展包含知識的創造、應用、管理與加值


知識的分類(OECD,1996)
1.know-what(知事) -- 有關事實認知的知識。這類知識的可符碼化的程度較高,只要透過一般的載具(如網路)就可將特定形的文字符號,傳達給需要的對象。
2.know-why(知因) -- 即有關於科學原理或自然法測等的了解與探討所得到的知識。此類的知識因專利權化,並以數位化方式儲存與擴散,故以顯性知識居多。 (? 甚麼是顯性知識)
3.know-how(專業技能) --. 屬於個人或企業的專業技術或能力。 . 隱藏在個別專業人員腦海中的知識,因常有詞窮的特性,故以隱性知識居多。eg. learning-by-doing /企業的經營或控管
4.know-how(知人) -- 識人或知人的知識。這種知識在企業資源運籌管理方是日益重要。eg. 人力關係資本(relationship capital,電子商務管理)

知識經濟價值不在於擁有,在於是否能夠利用知識增加所需技術與載具的價值。(?載具)

知識與知識經濟的貢獻知識已成為企業生產力提升與經濟成長的動力知識經濟提供蘊育技術創新環境

從<高科技產業經濟分析>整現出來的筆記,張順教,2003'

2007年4月2日 星期一

Web2.0 Power--Multimedia ---影音分享閱聽眾超越主流媒體

Web2.0 Power--Multimedia--影音分享閱聽眾超越主流媒體


和以往的電子商務泡沫化比起來,目前的網路發展首重「分享」的精神。但是網路的發展速度,絲毫沒有因為重心轉移而減緩,前一刻才在談部落格和相片分享,這會兒影音分享就已躍上檯面。撰文=謝哲豪




對多數人而言,網路世界的虛擬性質,是一種很不踏實的感覺。常常會耳聞美國矽谷的某個年輕電腦鬼才,某天「靈機一動」或是「臨時起意」,創了一個網路公司,在幾年、甚至更短的時間之內快速竄起……。如此充滿戲劇性的故事聽來夢幻,但其實背後支撐的是牢靠的量化數據,流量(traffic)、造訪人次(unique visitors)、頁面閱讀量(page views)等,動輒百萬甚至千萬的數字,才是讓這些公司成功的關鍵。

近年又有一個這樣的例子。在權威的Alexa網路流量統計引擎上,一個名叫「YouTube」的線上影片分享網站,自去年7月開始,在全世界網站的流量排名中,迅速從一千名之外,攀升到足以超越某些國家的Google網站以及《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官方網站。更令人驚訝的是,和紅透半天邊的相片分享網站Flickr流量相比,YouTube可說是大獲全勝。

一個2005年2月才上線的網站,何以獲得如此的重視和青睞?其實一切都有跡可循。



起點:新舊媒體投入線上影音



去年年初開始,Google和雅虎先後推出影片搜尋(video search)的服務,象徵性地帶領網路進入影音紀元。接著去年10月蘋果電腦開始在iTunes音樂商店販賣電視影集,以每部1.99元的價格,帶起了線上付費影音的風潮;今年3月,美國CBS電視台宣布,讓網友透過網路串流免費收看大學籃球聯賽(NCAA)轉播;4月,迪士尼旗下的ABC電視台,則破天荒地把《慾望師奶》(Desperate Housewives)、《LOST檔案》(Lost)等熱門影集搬到網路上播出。

不管是電腦公司、網路公司,甚至是握有娛樂內容的電視台,近來皆以前仆後繼之姿投入線上影音的領域。這樣的動作,主要是押寶寬頻普及帶來的娛樂需求,也成功地培養了大眾消費線上影音的習慣。根據國際數據資訊(IDC)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2005年線上付費影音的市場為15億美元,到了2010年會成長到17億美元。

不但內容的取得便利,可以儲存多媒體的行動裝置(Portable Media Player, PMP),像是影音iPod、PSP等硬體產品的熱賣,也大幅增加了消費者取得網路影音內容的意願。



加速:網友自製短片分享



除了消費既有的影音內容之外,另一股同步成長的力量,是使用者自行製作的短片(homemade video clip)。隨著數位影音技術的日益精進,以及消費性錄影機DV8的普及,製作影片門檻已經大幅降低,有愈來愈多人靠著簡單的器材和編輯技巧,拍攝自己的家用短片。

有了生產之後,自然會有分享的需要,而網路無疑是最好的媒介。近二年來,具有社交網絡性質(social networking)的網站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在1990年代網路泡沫中,一度盛行的社群經營再次捲土重來。分享的精神和多媒體娛樂混合的結果,誕生了相片分享網站(如Flickr、無名小站)等、影音部落格(video blog,或稱vlog)以及影片分享網站。

此外,Web 2.0中的諸多新興應用和技術,包含標籤分類(Tagging)、集體編輯(wiki)、網路軟體化(web-based application)等,適時給了使用者最方便的工具,將自己的作品透過網路公諸於世。



引爆:Web 2.0技術點火



當線上影音消費(購買或觀看)和產出需求都到位之後,鏈結中間的分享環境,便順理成章地扮演起串連價值鏈的角色,而且成長的趨勢一發不可收拾。目前光是美國本地,就有超過上百個線上影音分享網站,但這個數字在18個月之前還是零。而全世界最大的YouTube.com,目前已經蒐集了超過3500萬支短片;今年初以前,網友每天新上傳的短片數不到1萬支,現在卻是以每天3.5的速度增加。如此強勁的爆發力,想不被主流媒體注意到都很難。MTV電視網從今年3月開始,正式和YouTube.com合作,將MTV頻道的電視節目複製到YouTube頻道上播放,其他的傳統娛樂公司也在評估是不是要採取同樣的作法,以增加網路上的名氣和能見度。

對於如《紐約時報》的傳統權威媒體而言,在網路上的曝光率被一個成立不到2年的公司擊敗,實在有點難堪(就算單論網路經營,《紐約時報》也資深許多)。但是統計數字不會說謊,縱然殘酷,還是得接受事實。繼部落格(文字)和相片分享(影像)之後,線上影音分享似乎成就了網路產業的下一個矽谷式傳奇。

ref linK: http://www.bnext.com.tw/?mod=locality&func=view&id=1549#

2007年3月23日 星期五

Apple數位音樂產業創新三步曲

如果你認為iPod只是MP3播放機,iTunes只是下載音樂的軟體,那你就太小看賈斯伯了!因為iPod + iTunes將使蘋果電腦不再只是賣電腦,而是藉由解構現有音樂產業,重新塑造下世代數位音樂產業。也就是再不用多久,傳統卡匣與CD唱片+播放機模式將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iPod為中心的數位音樂播放環境。當然,唱片零售行當然也會消失,取而代之可能是以Starbucks為主的網咖(美國Starbucks提供消費者上網)。而此下世代音樂環境的形成並非偶然,而是靠著賈斯伯與蘋果電腦縝密規劃的創新三步曲一步一腳印所走出的,如圖所示。
Step 1:從網路到電腦藉由取得五大唱片公司的授權,蘋果電腦讓消費者使用iTunes軟體從網路下載合法且具版權的音樂,單曲價格為0.99美金。也就是說經由第一步創新,音樂可以合法且簡易的由網路伺服器傳遞到個人電腦上,一掃2001年Napster的P2P網路音樂交換失敗經驗。
Step 2:從電腦到個人隨身攜帶藉由操作簡單、同步與iTunes進行歌曲更新、與不同形式的iPod播放機,包括iPod、iPod mini與iPod shuffle,蘋果電腦讓音樂可以脫離電腦的束縛,而能讓使用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享受所下載的音樂,並引領風潮,成為年輕時尚音樂享受的新選擇。
Step 3:從個人隨身攜帶到無所不在無時無刻都要帶耳機聽音樂也是蠻辛苦的,如果在車上也能播放iPod所儲存的音樂,家中音響也可聽iPod上的音樂,那麼豈不是更妙。iPod周邊商品與延伸配備就可達成這個需求,經由數百種iPod周邊商品,數位音樂可以脫離iPod小盒子,而出現在辦公室、車上與家中等任何角落。
如果以嚴格的角度來看,上述創新三步驟均非蘋果電腦所率先發展,例如從網路下載音樂,是Napster在1999年就已經開創網路音樂分享的P2P程式,MP3播放機更在1998年就有Diamond公司的Rio播放機,其他周邊配備當然與蘋果電腦沒有太大關係,而是由一群蘋果愛好者一一建立。那頻果電腦創新在哪裡呢?其最大貢獻即在於將整體流程聯繫起來,並且重新定義整個數位音樂產業,也就是說蘋果電腦直接面對消費者的需求,將整個流程不足部分銜接,而創造了整合性創新服務模式。蘋果電腦 iPod + iTunes模式也給我們另一個啟示,專注流程並為終端消費者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例如藉由「iPod + iTunes + 周邊商品」提供無所不在的音樂享受,其價值將遠大於個別單元的創新。

文章來源: 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analysis/pat008.htm [科技產業資訊室]

2007年3月22日 星期四

[分享]killer app.

在網路找了一些關於killer app.的資料,在這裡跟大家分享。




甚麼是「殺手級應用」(Killer Application)?

這是矽谷高科技產業興起的投資社群裡發明的新興名詞,當你能夠建立起一套全新的產品或是服務,並且搶得先機攻佔市場,從而掌控這項事業,獲得當初投資的數倍高利潤回收時,已經成功達到Killer App的境界了。

簡單的說就是:當某項商品的出現,其優勢使得原本流通的產品被取代而逐漸被淘汰。



KILLER APPLICATION用於早期EC(電子商務)的影響.....主要是 email, 每間公司都必需用 email. email 已經幾乎取代了傳統的信件, 成為EC裡不可或缺的主要工具之一. 而且現在的廣告郵件, 已經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ref link: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306061700067


根據以上的定義, wii 是否能夠成為killer app. 。我覺得是有可能的, 因為wii的出現,已經影響到ps3與XBOX360 的銷售, wil的畫質能跟PS3的逼真畫質還是有一段的差距,但是wii的優點是結合現實與虛擬的世界, 改變了消費者的胃口或者是創造出新的需求。wii的出現導致震動的把手已經不能再滿足消費者了。



==============

分享一本書給大家,
書名: Killer App:12步打造數位企業
作者》唐斯,梅振家
出版社》天下遠見
出版日期》1999 / 12 / 30

這本書是有講到killer app的概念, 商圖可以借得到,有空可以參考考。

也提供一些網址給大家:

12步基本原則摘要 http://www.books.com.tw/2000ec/digist2.htm

序言、導讀、目錄、摘要 http://www.hot.net.tw/book/G01/IA012.htm

2007年3月21日 星期三

數位音樂時代來臨 個人運用走入家用 刺激新市場商機

名人講堂─ 羅技台灣區業務暨市場行銷總經理凌國彰

Vista效應發酵仍需時間 惟欲搶佔週邊產品先機、高相容性為關鍵數位音樂時代來臨 個人運用走入家用 刺激新市場商機

(記者許金池/台北)

微軟(Microsoft)推出新一代作業系統Windows Vista,吸引眾多PC與週邊大廠推出新產品搶攻市場商機,不過,由於Vista目前仍處於市場導入期階段,從一般消費者購買行為與消費模式來分析,消費者是否有急迫性由XP轉換至Vista,仍需一段時間觀察。但從iPod發展來看,數位音樂已由個人聆聽享用逐漸進入家用市場,如何搭上此波潮流,從週邊廠商的角度來看,就是提供高相容性的產品積極切入。


Vista導入教育期階段 成本仍是影響普及率關鍵根據IDC統計,2007年Vista市場滲透率約20%,XP以下版本仍有高達80%市佔率,預估2008年Vista市場滲透率達40%,要到2009年Vista才有機會超越XP版本,滲透率進一步提高至60%。微軟大力拓展Vista作業系統,內部預估在24個月內,將會有超過4億台PC與筆記型電腦(NB)內建Vista系統,不過,礙於成本建構與預算的考量,Vista效應發酵仍須時間,儘管Vista將網路、娛樂、圖檔等新功能整合進去,功能大大超越現有XP版本,不過,但消費者是否有急迫性升級需求仍是有待觀察。從消費者購買模式來分析,消費者購買行為變更大概可分成3階段,首先就是現有PC或NB過於老舊,無法執行Vista作業系統,因此,會出現購買全新Windows Vista電腦,同時購買新的週邊設備。

再者,就是既有電腦系統仍跑得動,消費者會只購買Vista,再考慮一些硬體或週邊產品是否需要升級;最後則是後進購買者,考量是否有購買Vista作業系統的必要,由於Vista對硬體設備性能要求相當高,通常更換Vista,幾乎都要購買新的PC或NB,因此,一般消費者都會先考量是否有急迫性升級的需求,使得Vista推廣導入初期,效益要全面發酵開來仍需要2~3年的時間。搶食卡位商機大餅 相容性為當務之急儘管Vista效應仍需要時間,不過,欲要在此塊市場商機大餅搶佔先機,高相容性將是決勝關鍵,微軟在導入Vista系統前,會與系統供應商、週邊產品供應商等共同研發,微軟亦推出Work With Windows Vista或Certified For Windows Vista等認證,讓消費者選購的PC、NB、LCD監視器、滑鼠、鍵盤與印表機等完全相容。

因此,最佳產品策略就是從相容性去著手,以羅技本身佈局來看,已推出超過100多種週邊產品相容於Vista,此外,針對以往已出貨的舊產品,在官方網站上,羅技亦提供最新版本供消費者下載,讓消費者沒有升級Vista出現版本不相容或無法使用的困擾。在重視產品相容性的策略主導下,羅技在獲利與市佔率也有不錯的成績,包括連續33季銷售額成長率達2位數,2006年10~12月營收成長15%,淨利成長32%,提供其他週邊廠商一個發展的參考方向。

事實上,週邊產品的競爭相當激烈,除羅技外,包括微軟、明基、Genius等全球性品牌,加上各地區域通路品牌,競爭並不下於戴爾(Dell)、惠普(HP)、宏碁與Sony等系統大廠,不過,憑藉講究高相容性策略的運作下,羅技自有品牌佔整體營業額超過88%,OEM比例降至12%,這也是解釋為何羅技可以在週邊產品產業開闢出另外一條生路。儘管微軟本身亦有鍵盤、滑鼠等週邊產品,在Vista認證的競爭優勢並不亞於其他同業,但相較於主機必須選邊站,若選擇英特爾(Intel)或超微(AMD),對週邊廠商而言,相容性將是決勝關鍵,因此,也樂見大家共同把品牌市場拱大。


數位音樂走入家用趨勢逐漸成形 

市場可望被創造出全球MP3播放器市場經過近2~3年快速成長,已有逐漸飽和跡象,蘋果(Apple)的iPod系列穩居龍頭地位無庸置疑,數位音樂成長性與發展似乎遇到瓶頸,不過,從2007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來看,相當多廠商展出iPod週邊產品,衍生出音箱、擴大機等產品,數位音樂逐漸由個人運用走入家用市場,其中也蘊含無限商機。

傳統上,在家居環境聆聽音樂不外乎從CD音響、收音機等硬體裝置,但伴隨iPod等個人隨身聽裝置的大量普及,可連接MP3播放器的音箱、擴大機等硬體裝置,市場機會可望被刺激出來,以往該類產品市場基期仍小、整體規模不大,但在未來2~3年將呈現倍數成長態勢。

雖然市場潛力無窮,但是可預期的競爭仍會相當激烈,因此,產品的設計、功能與音質,將是影響消費者購買的重要關鍵因素,羅技已從PC週邊供應商逐漸轉型進入個人週邊供應商發展,同時累積出豐富的PC、消費性電子產品經驗,欲搶攻數位音樂商機大餅仍是相當有機會。

例如,以iPod音箱來看,一般業者主要是針對iPod插槽來設計產品,不過,在強調相容性的前提下,羅技所設計出來的音箱、擴大機等產品,會配備各種連接介面,滿足多數MP3播放器需求,此外,在音質部份也會特別強化。

因應無線傳輸時代來臨,除數位耳機開始採用藍牙無線技術外,包括音箱、擴大機等產品,都會因應市場需求開發出無線介面的新機種,欲趕上潮流與趨勢,如何提高產品相容性都是週邊廠商所需面對的共同課題。

至於在遊戲機部份,市場形成Sony PS3、微軟Xbox 360與任天堂(Nintendo)Wii三雄鼎立局面,2007年市場仍以新購機為主,預料帶動搖桿等週邊設備等效益仍相當有限,因此,MP3家用週邊將是另一個可被期待的市場。

ref link: http://www.digitimes.com.tw/n/article.asp?id=0000041307_A392ES2YDD15A7M6DYLPM

2007年3月15日 星期四

個案分析:影響Power Mac G4 Cube與iPod系列成敗的因素(其四,總結)


G4與iPod同樣由APPLE工程是巧手設計,都具有品味性的獨特設計感,但G4慘敗,iPod卻一片長紅,一個讓APPLE股價大跌,一個卻讓APPLE彷彿起死回生(讓Sony的Walkman吃足苦頭),這兩樣產品同樣都流著APPLE”試圖創造品味”的血液,在市場反應下產生如此巨大的差異,原因為何?

再分別了解了G4 Cube與iPod其產品本身的特質,以及其市場的特質之後,我想答案已經呼之欲出。在我的想法來看,iPod率先切中了、或該說是整合了眾多需求、以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滿足了消費者的期待;相對的,G4並未滿足大部分桌上型電腦使用者的需求。

G4不夠好?不,它只是沒有好在對的地方而已。iPod難道比市面上所有其他敵手都更好?音質比它更優異的日系廠牌絕對存在(其價位甚至更高),但隨身聽的需求是什麼?我不敢斷言所有人都不在乎隨身聽也要高音質,但市場已經給了一個答案:主流的需求者要的不是音質,他們要的是方便性──能夠隨時隨地、無所限制的聽自己想要的音樂──iPod的小體積、大容量,以及其與iTunes的整合,在加上隨身聽外顯的品味造型(不敢說它最好看、但顯然絕對不差),無疑是造就它如今可謂誇張的市占率的成功因子。

究竟何為最好的商品?在此我們似乎可以為其做個定義:
最好的商品,就是真正對消費者的需求提出精確解決方案的商品,也才是會成功的商品。

個案分析:影響Power Mac G4 Cube與iPod系列成敗的因素(其三)

Apple IPOD VS Power Mac G4 Cube




我們先回顧一下隨身聽音樂播放器的市場歷史才會真正的理解到iPOD在音樂市場成功的理由。

從1979年起,隨身聽音樂市場一直是以SONY為隨身聽音樂播放器的市場的領導者,其首先從推出錄音機得到好評後,又再以“WALKMAN”鎖定青少年市場,推出一系列的CDWALKMAN、MDWALKMAN等,一直是穩居隨身聽音樂播放器的市場的第一位。然而在2000年,音樂檔案的格式MP3開始流行,MP3格式的優點如學伴之前所提到的。因此,競爭者相繼推出以快取記憶體(flash)可支援MP3的隨身碟,造成MP3從個人電腦漸漸轉移到隨身聽播放器的市場,其中SONY也有察覺到市場發展的趨勢,故其於2000年及2001年推出可支援MP3的MDWALKMAN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同時,潛在的生產者也發現以MP3為主的隨身聽音樂播放器市場是一個利潤性可高的市場,其中之一的潛在的生產者即是APPLE公司於是在2001年在沒有任何競爭者下推出首台以標榜著“大容量可携帶”的MP3音樂播放器,搭載了5GB容量的硬碟(可存放約1000首歌曲)。APPLE的硬碟式的MP3音樂播放器創造出一個新的領域--輕巧硬碟式的音樂播放器,當消費者把iPOD放在口袋裡,就好像有著一座音樂圖書館般(這也是APPLE對於iPOD最自豪的地方),iPOD的出現撃中了消費者的需求,其剛推出的曾一度被認為價格過高,但事實上證明了消費者的對於可携帶的音樂播放器的保留價格是高於APPLE所定的價格,因此iPOD的出現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而且APPLE剛推出的時候,是供不應求的。

第一代iPOD與同時期音樂播放器比較表:






而其中第一代iPOD的是以FIREWIRE(火線)為傳輸工具,其傳輸速度大約為10秒一首歌曲,10分鐘內可傳輸1000首歌曲。比較其他以USB為傳輸工具的音樂播放器,其傳輸速度大約為5分鐘一首歌曲,5小時傳輸1000首歌曲。而且iPOD有二十分鐘防震,故iPOD一推出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反觀當APPLE所推出Power Mac G4 Cube的時候,桌上型個人電腦市場的型態為獨佔競爭市場的型態。雖然Power Mac G4 Cube有一些獨特的優點,例如:主機靜音,外表美觀等,但是其所擁有的獨特性不多,而且價格是不包含螢幕。消費者希望要買整組的Power Mac G4 Cube價格是超出他們的預算,消費者認為可以以同樣的價格購買其他品牌的性能差不多或比Power Mac G4 Cube 性能更好的個人電腦。更何況消費者對於Power Mac G4 Cube的主要特色(機身靜音、獨特造型、體積小垂直放入的吸入式光碟機)的需求並不高。由此可知,相對於iPOD的成功,Power Mac G4 Cube並沒有切入對的需求點,因此Power Mac G4 Cube推出於市場一年後被放到冰上(即英文“on ice”)。


Ref. Links:


Apple Music Event 2001-The First Ever iPod Introduction,http://www.youtube.com/watch?v=kN0SVBCJqLs&mode=related&search=

Apple getting sour, http://www.geek.com/news/geeknews/q22000/gee2000929002479.htm

Apple's G4 controversy, http://www.geek.com/news/geeknews/oct99/gn19991018000175.htm

PowerMac G4 Cube, http://lowendmac.com/ppc/cube.html

PowerMac G4 Cube, http://wiki.ccw.com.cn/PowerMac_G4_Cube

iPod,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Ipod&variant=zh-tw#.E7.A1.AC.E4.BB.B6

Walkman, http://www.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Walkman&variant=zh-tw

The Cube WAS a success: as an R&D product, http://www.2guysamacandawebsite.com/article.php?id=780

Why the Cube Failed, http://lowendmac.com/lab/01/0614.html

why the new imac will fail, http://macosx.com/forums/hardware-peripherals/11704-why-new-imac-will-fail.html

iTunes 版本歷史,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ITunes_%E7%89%88%E6%9C%AC%E6%AD%B7%E5%8F%B2&variant=zh-tw

2007年3月13日 星期二

html..

通常語法好像開門關門一樣,而且語法是以美式美語為使用語言。



舉例:HTML CODE 換行數的語法:


{把以下語法將[]換成<>,因為如果我把<>直接打出來.. 大家也不到HTML 的語法結構。}

字型的大小


打[font size=7]<"此為字型語法開始,即開門">

我(<--你想輸入的內容)[/font]<"字型的言法終止,也即是關門">

[br]<"BR 為換行的意思, P也是換行的意思,但[p]是比[br]多跳一行的。在[p]的標籤內,可以加入align=left/right/center這樣就可以控制在[p]之後的物件是左右置中,如果在[p]內有加入位置,要加[/p]的關閉碼 ">

[P align=center]
[font size=10]我[/font][br]
[font size=8]們[/font][br]
[font size=5]要[/font][br]
[font size=4]好[/font][br]
[font size=3]好[/font][br]
[font size=2]照[/font][br]
[font size=1]顧[/font][br]
BLOG!

[/p]


顯示:
















blog!

2007年3月12日 星期一

電腦王國? 我數位普及率 四小龍之末

電腦王國? 我數位普及率 四小龍之末
更新日期:2007/03/12 04:09 記者: 彭漣漪/台北報導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台灣似乎是「電腦王國」﹔但根據國際統計顯示,台灣包含電腦與網路的「數位普及率」,在亞洲四小龍中都居末。學者專家指出,數位普及率低,必然導致國民「數位修養」低,未來也將影響國家與國民個人的競爭力。
國人已身陷經濟弱勢圈
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可望繼續「蟬聯」四小龍之末,這已不是新聞;然而,台灣還有另一種四小龍之末的排名,很少受到注意,卻直接關係到每一個人的未來。在知識經濟席捲全球的當下,台灣的電腦普及率和網際網路普及率,在四小龍中表現也是最差,要靠知識拚戰未來,許多處於經濟弱勢圈的台灣人民連工具都沒有,只能「赤手空拳」。
根據國際電訊聯盟(ITU)統計,二○○六年,台灣網路普及率為六十%,輸給香港(六十九%)、南韓(六十七%)和新加坡(六十六%),居四小龍之末。
另外根據國際電訊聯盟二○○五年統計,台灣電腦普及率為五十三%,世界排名第十九,依然是四小龍中最差,比亞洲第一名的新加坡少了廿一個百分點。全球電腦普及率最高的國家是瑞士,為八十六%,第二名是美國(七十六%),第三名是瑞典(七十六%),第一名的瑞士比台灣領先三十三個百分點。
竟比不過韓國值得警惕
國際電訊聯盟做國際比較時的數字,不是各國最新數字,但是在差不多的時間點去做比較,以示公平。雖然根據主計處最新統計,二○○六年,台灣電腦普及率已達六十三%;同時間,其他國家的普及率也應有所成長。台灣以電腦製造聞名,奪得無數項目的全球第一,相較下,這樣的數字表現無寧是極大諷刺。
中央大學教授朱雲鵬表示,台灣電腦與網路普及率既然低,在四小龍之中都居末,不僅對台灣未來的國際競爭力有負面影響,對解決國內本身的數位落差更不利。他說,這兩項數據,台灣如只是比星港差,應是「可預期的」,因我們的國民所得原來就低於星港一截;但比韓國差卻非常值得警惕,因韓國的國民所得過去一直低於我國,現在也只是在伯仲之間,但數位普及率高於我國,主要就是其政府投入非常多。
寬頻費對低收入是負擔
他強調未來數位化是趨勢,國民數位素養越低國際競爭力會受到影響。他認為最關鍵的是價錢,一個月一千元的寬頻費對低收入者是很大負擔。他建議國內雙管齊下:一方面寬頻價格應再降、另一方面增加內容豐富性,才能既提升數位普及率又降低數位落差。
而蕃薯藤執行長陳正然也表示,電腦及網路是一般人基本的工具,對拓展視野很關鍵。因此,不論是數位普及率低於競爭的其他國家,或國內數位落差過大,最後對國家的總體競爭力必然是負面的影響。

個案分析:影響Power Mac G4 Cube與iPod系列成敗的因素(其二)

iPod的崛起

APPLE市占率驚人的硬碟型音樂隨身撥放器(Nano與Shuffle則採用快閃記憶體),由下圖為期個系列世代銷售時間分佈,不難看出其越漸壯大的趨勢。







APPLE(或者該說是Steve Jobs)其實是非常高傲的。但從原本只與Mac系統相容,到2003年第三季正式推出直接能夠與主流作業系統Windows連動的iPod,一方面看得出來,iPod的勢不可擋,也可以窺見APPLE並未高傲過頭。

要談到iPod的市場,恐怕難免必須些了解一下隨身聽市場的概念,此時就不可避免地要談到mp3音樂格式普及的背景了。



迷思:最好的商品是不是就賣最好?


答案,是否定的。 每個商品(又或者是非商品、純粹的規格…等)都有其需求消費群,除了path dependance的可能性之外,還可以從另外一個特定角度來看:只有那些最符合消費者期待、或者該說是最深層切入消費者需求的東西,擁有"賣最好"的實力。



音樂格式mp3何以普及?它是一種破壞性壓縮格式。 換言之,mp3的音質相較於無失真音源(如wav檔),是明顯失色的。問題在於消費者是否能分別兩者音質的差異。一般而言,如果沒有一定程度的輸出設備(更明確地講,好的音效卡、好的喇叭、好的耳機、甚至更專業的玩家還有更多的考量),又或者是比一般人更敏銳的聽感,其實的確無法輕易分別出mp3音質之惡劣程度。一般居家消費端,如果不具備這些(或不打算、或無能力具備)要素,mp3音質失真的問題就不是個問題。遑論,對於那些隨身聽使用者,他們真正的需求是什麼?應該是「無時無刻、方便地能夠聽見自己喜歡的音樂」吧?那麼mp3最大的強勢,也就是其失真壓縮所換來的相對極小的檔案容量,就更進一步符合這個需求了,不是嗎?



iPod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崛起的。然而不同於市面上常見的韓系品牌(mp3音樂檔”隨丟隨聽”),iPod擁有iTunes這個平易近人的音樂播放,兼網路數位音樂購買的軟體平台,一方面雖然採用DRM授權限制(當然,被破解則是意料中事)了使用者自由轉檔與播放,卻也讓數位化的音樂檔成為可以合法交易的標的,促進iPod市場的成長。以數字來說話,從2003年開張截至去年為止,iTunes Store已經售出超過15億首歌曲,是全球線上音樂銷售量的主流。



iPod與其說是隨身音樂播放器,不如說它是擁有精品外表的小巧整合平台。大量的配件甚至是搭配其他產業的產品元素(如汽車內裝),也是造就今日iPod成功市占率的一環。構成iPod的要素不單是音樂隨身,也滿足了包括小型化隨身硬碟、相片分享、小影片隨時觀賞等各種數位化檔案交流的需求。確實其價位在類似定位的隨身聽產品中,屬於價位偏高(但並非頂級),然而iPod所滿足的需求就如前述,是多面向的,立體的,相信也因此造就了其市場龍頭的實力。



下一篇我想要把G4與iPod一起拿出來談。

個案分析:影響Power Mac G4 Cube與iPod系列成敗的因素(其一)


G4 Cube的背景資料

iPod想必就算是平常沒有接觸消費性電子市場的人,拜其名氣與成功之賜,也應該都耳熟能詳。但APPLE的個人電腦系列(Mac, iBook, etc)可能就不見得是如此了。我並非是一個Mac fan,所以首先必須知道這個案中有關Mac G4 Cube的一些背景。想必許多人也對這款個人桌上型電腦頗為陌生,畢竟這是APPLE僅生存了一年的產品線(換言之,失敗作)。


初步整理出這款產品一些特色如:
  • 標榜靜音(不使用電動風扇);
  • 獨特造型,體積小;
  • 垂直放入的吸入式光碟機(就當時而言仍屬少見,看得出APPLE想要差異化的作法) 。

此外一些問題如:

  • 排熱不佳(散熱孔位於容易被放置書物的主機平台上),過熱會自動關機;
  • 高昂定價(20GB版本就要1,799美金,約當六萬新台幣,螢幕價格另計)。
  • 發賣初期曾產生瑕疵(透明塑膠龜裂)
  • 升級手續繁冗
壽命:
2000年八月發售,隔年七月停售
(始終沒有正式宣布停產)


G4 Cube的產品定位:
與同期的Power Macintosh G4的規格相仿,而擴充性卻較差,定價因此相對顯著較高。以我個人的眼光來看,G4 Cube最大的訴求毫於疑問在於其前衛的造型設計(與小巧體積),無法讓人不多看一眼。但實際探究起來,G4 Cube光憑造型突出是否就能夠打出一片天?歷史已經告訴我們答案了,但我們想要知道的,當然是"為什麼"。
個人桌上型電腦市場的特質為何?

比較與NB市場,桌上型電腦仍不跳脫效能至上的決勝關鍵,其相對多元的擴充性始終都仍非NB所能比擬。成本方面,更因為各硬體組件的自由選搭(台灣電子業為重點產業,光華商場就是一個很好的象徵)而遠較NB來得划算(此即當前3C市場許多消費者口中所謂之"C/P值")。

G4 Cube既然在效能與擴充性上的C/P值,都輸給了同期自家產品,其定位只能以前衛造型作為主要區隔,而在我看來,家用桌上型電腦的造型不若NB據有外顯性的效果(自己放家裡欣賞罷了),對於非品牌忠誠者(此處即Mac fan)而言,光鮮亮麗的外表固然讓人多加留意,但不親切的價格與偏離桌上型電腦主流需求的特質,讓我認為G4 Cube註定沒有辦法成功,甚至在競爭激烈的3C市場上,連基本創造維生空間的利基 (niche)是否存在都讓人質疑。

以上僅是單方面先對身為個案背景標的的G4 Cube作一些概略性的理解,等到稍後檢視了iPod這個產品的概念之後,我會再針對個案的主題發表一些比較分析的看法。

以上。


Source
維基百科條目Power Mac G4 Cube:http://zh.wikipedia.org/wiki/Power_Mac_G4_Cube#_note-0
官方網站:http://www.apple.com/
非官方網站:http://www.apple-history.com/

2007年3月8日 星期四

Copyfight: Microsoft Takes Shot at Google

March 7, 2007, 8:00 am




Lobbing the equivalent of a Molotov cocktail into the “copyfight” ov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the digital age, an associate general counsel at Microsoft, Thomas Rubin, issued a scathing attack on Google in remarks prepared for a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
(The full version of Mr. Rubin’s written comments are published at Microsoft’s Web site, for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Word of the speech, titled “Searching for Principles: Online Service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began circulating late Tuesday, and as with almost anything else involving these two companies, there was keen interest on the blog circuit.


Mr. Rubin’s primary charge? Google’s riches — particularly as it moves into new media markets, according to Reuters — comes by picking the pockets of book, video and software publishers.


The sentiment will find a receptive audience, given that Google and its ambitious Book Search project has been facing down a lawsuit brought by five book publishers — and organized by the publisher’s association — over just this issue for more than a year.


From the Reuters report this morning on the prepared remarks:
“Companies that create no content of their own, and make money solely on the backs of other people’s content, are raking in billions through advertising revenue and I.P.O.s,” said Mr. Rubin, who oversees copyright and trade-secret law.

“Google takes the position that everything may be freely copied unless the copyright owner notifies Google and tells it to stop,” Mr.Rubin said. Microsoft, he said, asks the copyright’s owner for permission first.


Competition is heating up between Google, the world’s dominant search engine, and Microsoft, which more recently entered the Web search market.


Mr. Rubin invokes criticism that Google has faced since its acquisition of YouTube, which has come under fire from media companies for allowing copyright infringement of professionally produced video.


“In essence, Google is saying to you and to other copyright owners: ‘Trust us — you’re protected. We’ll keep the digital copies secure, we’ll only show snippets, we won’t harm you, we’ll promote you,’” he argues.


In response, Google’s chief legal officer, David Drummond, was quoted by BBC News as saying that it complied with international copyright laws, and that it worked with more than 10,000 partners to make books searchable online.


“The result has been more exposure and in many cases, more revenue for authors, publishers and producers of content,” Mr. Drummond said.


None of this, of course, has anything to do with Microsoft launching its own Live Search Books service two months ago.
source link: The New York Times

2007年3月3日 星期六

[video] Web 2.0 ... The Machine is Using Us

We share the video of "the development of Web 2.0". Let's review how the web is developed!